刘永行:标本意义尘
“没有什么好谈的,这种事情谈多了不好。”
2003年10月14日下午,得知自己被评上“中国百富十大强势企业家”时,刚走出内蒙古机场的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刘不愿花太多的时间去谈。他更愿意谈的,也是他此行的目的――仍然是东方希望的第二主业铝电复合体产业――在内蒙古包头“希望工业园区”的100万吨铝电一体化项目将于10月底开工。
早在2000年,刘永行就已被《亚洲新闻周刊》评为“中国未来最具影响力的二十位人物”,而在2001年,当时由胡润制作的《福布斯中国100富豪排行榜》中将他们兄弟排名第一,此后刘氏兄弟便有“中国首富”之称。
“在获得的荣誉中,刘总更看重的其实是,2003年被上海市税务部门评为2002年度A类纳税信用单位。”在办公室与记者交谈中,东方希望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张轮大说。
“先前的首富也好,现在的强势民营企业家也好,”“它表明中国也有民营经济,而且发展的很好,民营企业家则是民营经济的代表人物。”刘永行说。
从这个意义上说,刘永行及其东方希望集团的标本意义不仅在于其对国内行业乃至整个国内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在于其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之一,在国际上被视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具体表象。
2002年,刘永行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的当天,有两个韩国电视台的人员特地来中国录制刘永行的专题节目。
“韩国的普通百姓简直不可相信中国也有民营企业。尤其是没有来过中国的人,在他们眼里,中国只有民营企业。”韩国一位电视媒体同行说,我们做这个专题,就是通过刘永行这个活生生的例子,韩国人了解中国的民营企业。
“我去过韩国多次,在与韩国企业家的交往中,每次都能学到一些新的东西。”
精力旺盛的刘永行,每逢出差到国外,总会“取经”学些新本领回来,他有句名言:“我们希望集团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向外资企业学一点,向国营企业学一点,向个体户学一点,我们自己再创造一点。”
张轮大认为,刘总多次被评上中国富豪排行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刘总本人与东方希望集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提高了。
2003年7月22日的《中国货币》企业家峰会上,作为民营企业代表之一的刘永行,与其它国内民营企业重量级人物一起,与前来访问的英国首相布莱尔近距离对话。
在该次峰会上,刘永行印象最深的也许是泰国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的讲话。作为泰国首富,谢说:“中国有太多值得敬佩的企业家,我特别佩服刘永行和王石,我在泰国经常听到他们的故事。”
据说,谢国民此言一出,坐在不远处的刘永行连忙称“谢谢”。
“知名度的提高,对东方希望来说,意味着与企业巨头合作的机会比以前多得多。”东方希望集团一位人士表示。
一个例子是,刘总现在几乎每周都要两三次会见前来拜访的国内外企业巨头,尤其是东方希望集团总部迁入上海以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甚至越南的企业家都有。”
成为名人之后,刘永行曾感叹,自由度比以前相对要小的多,但刘从不端着“亿万富翁”的架子。
曾经接待过刘永行的内蒙古某俱乐部一名普通接待员说,“他没架子,穿着朴素,吃的也很简单,来这里经常点馒头片和稀粥,他唱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曲也原汁原味,如果没有人告诉我他就是刘永行,我怎么也想象不到他是拥有亿万资产的富翁。”
曾经有不少商界以外的朋友,包括一位知名教授,问过刘永行,像他这样已经达到财富颠峰的老板,为什么会有在这么大的精力和兴趣去再赚钱,再追求财富,这又是何苦?在成为大陆首富及全球富豪后,面对记者再次提出的疑问,刘永行坦言,刚开始创业的时候,确实是为了赚钱,为了解决自己的贫困问题,但到了现在,几千万财富的增减对他个人而言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四川有个说法,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跳舞,一定是个二百五。”刘永行操着一口四川话自嘲道。“还有,中国传统才子佳人的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我一概不懂,所以是个二百五。”用他的话说,像他这样的生活,即使按现在比较高的生活标准来看,1000万已经足矣。
除了体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外,“我之所以还要拼命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动力之一是为我下面的干部的成长提供发展空间。如果企业没有了发展,员工的追求会随之停止下来。
如果企业能够保持继续发展,优秀员工的发展空间就会拓宽。当然,在员工上进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富自然会随之增加。”
如果说,前面讲的尚是成功之“术”,这,才是刘永行的成功之“道”。毕竟,企业的成功,归根到底是由人做出来的。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上进动力,能行吗?
来源: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