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创业实验室(http://elab.icxo.com)消息:关于史玉柱,10年前和10年后的语境全然不同,曾经的IT创业英雄、官方眼里的杰出青年、跌倒后重新站起来并努力还钱的道德楷模,如今的商人史玉柱、争议商人史玉柱。主流舆论对史玉柱的微妙变化,折射出这个时代大众心理的多元化演变以及精英人群社会责任的积极倡导。
恰恰是这个社会前进的力量,让史玉柱从道德和创业的神坛回到人间。本系列文章,抛开道义上的争执,仅就商道论。就“史氏商道”做一个近距离的解析。看看商人史玉柱凭什么。
作为与史玉柱交往8年的“第三方朋友”(很长时间之内都是以一个记者的身份),8年来的观察,近距离的聆听,现在不时的共事,笔者尽量去描述一个真实的“商人史玉柱”。
“史氏商道”――我自知非简单几笔书生评论所能囊括。为了尽量与现在市面上众多关于史玉柱的作品有所区别,笔者将以倒述的方式,从史玉柱事业版图最新的发展和本人最新的心得逐步回溯,直到史玉柱跌倒的那时刻。 第一次正式采访史玉柱是在1999年8月22日,至今再动笔,恍然已过八载。史玉柱有足够包容的勇气,这也是笔者能够在此从容下笔的理由,也是史玉柱能够成为史玉柱的理由。
关于偏执,也有不同语境的理解,正面而言,是对目标的执著;负面理解,就是赌性很足。于是,在关于史玉柱的评论中,赌性很足成为定论。但在笔者看来,论偏执和赌性之不同,关键在于,赌性很足的人能否在“大胆假设”之后“小心求证”。这是区别一个赌徒和一个优秀企业家的标尺,正如勇气和鲁莽,前者多的是缜密这个决定成败的根本。
对央视广告的偏执,脑白<!>金之后是《征途》。从表面上看,《征途》这个电视广告很有步脑白<!>金后尘的痕迹,许多评论人士也作此判断。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巧妙规避现有的政策管制,本身就体现了其偏执的性格。最主要的是,大家看到史玉柱舍得花钱在央视上作广告的时候,可能不曾想到,这个广告的制作成本其实很低;不曾想到,这个广告的播出,对征途当时的渠道建设的重要性;不曾想到,《征途》在亚运会中播出这个广告,是想借机提醒,网络游戏本身也是一种健康的娱乐,并积极进行体育营销的尝试等等。
大胆的背后是缜密的思维,赌性的习惯却夹着谨慎的步骤,这两种气质非常奇怪地杂糅在史玉柱身上,这是外人不能看透史玉柱的一个重要理由。 不定目标 却一咬到底
经历了巨人大厦失败之后,史玉柱对内的改变之一就是,不再下达具体的经营指标。这对于史玉柱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调整。为什么不下达具体的指标?史玉柱的解释是,指标定得低,员工就没有挑战性,奋斗含义就缩水,指标定得高,完成不了,就成了口号和空话,更是管理大忌。
那么,如何维系团队的奋斗向上?或者,如何保证企业向前的发展?史玉柱的做法是,定目标不如定完成目标需要准备的事项和实现的步骤。这诚然有遭遇失败之后,个人心理惶恐的元素,但更多而言,是其缜密论证的具体表现。但这种缜密的思维、小心论证的习惯,一直都在大众和传媒人的视野之外。
这种不定目标,缜密论证,步步推进,一咬到底的习惯,贯穿着《征途》两年多发展的痕迹。
当《征途》第一次开放内部测试,同时在线人数爬到2000人的时候,征途团队欣喜若狂,因为史玉柱没有告诉他们,《征途》一定要做成同时在线人数达到100万的游戏。而现在,《征途》同时在线超过100万已经有好几个月了。
《征途》在研发的最初阶段,走了不少的弯路,第一笔投资消耗殆尽,产品还很不成熟时,面对团队士气的低落,面对未来前景的不可预期,史玉柱以一种没有退路的偏执,追加投资,并说服相关团队追加投资,这才有了后来逐步定型的《征途》。而这其中,是因为史玉柱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和玩家,对产品和技术的评估让整个团队看到了希望。
对于《征途》的研发人员来讲,老板是最难侍候的一个玩家,这个偏执的玩家经常在半夜三四点发现游戏中的问题,然后电话他们督促修改,也正是偏执,才有了《征途》产品质量的保证。
除了对产品的苛刻之外,史玉柱的偏执还体现在“给玩家发工资”的营销策略上。世界创业实验室( 来源:理财周报 |
编辑:冯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