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培训充电 » 人力资本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陈奕青:“知音”效应成就领导力

万米高空上,陈奕青才有空思考采访提纲上的问题。一杯红酒,一截香港到北京的票根,以及键盘上噼里啪啦的声音,构成了陈奕青此行的全部内容。

一本名叫《真水无香》的书这样描绘这个外表纤纤的女子:经历了几次转型,她跳槽至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从普通一兵做起,五年便跃居公司核心高管。她的眼光没有错,这是一家平台广阔、充满朝气的企业,五年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营神话,现已成为市值逾百亿的海外上市公司,位列全球业内第六,员工遍布世界各地。公司的眼光也没有错,她以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积累、刚正的办事风格和不知疲倦的敬业精神,成就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支持并保障了公司一日千里的发展态势。

她的能量来自于哪里?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喜欢游刃有余,则必得做奋不顾身的勇者。不惧大起大落,哪怕一败涂地也能一笑而过。”陈奕青如此做答。

喜欢进行深入的思考,超乎寻常的敏锐与洞察。她开始对书面上对领导力的定义提出质疑和反驳――

“领导力决不是通过激励来利用人,而是聚拢一批目标一致的人来共创每一个成员的美好未来。所以领导力的定义里是不会出现‘别人’这个概念的,只有‘我们’和‘咱们’,而没有‘你们’或‘他们’。”

在陈奕青看来,领导者只需寻找那些具有相同价值观和节奏的人,并把他们合理组合在一起。“领导者的职责是无私地帮助员工成长,要投资于员工而不是一味地透支使用员工,员工始终是事业的主语。”陈奕青说,“领导力不是博弈手段,更不是以最大限度攫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虚伪关怀和假仁假义。领导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但如果其中夹杂了功利色彩和利益动机,即使小事成功也只是短期奏效,经不起‘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推敲。”

在陈奕青的心目中,对领导力最好的类比就是“伯乐”、“知音”,或是“教父教母”和“教练”。“教练的作用不是代替球员,而是武装球员自己发展自己。领导者应该善于发现他人自己都懵懂不知的优秀潜质,洞悉他人潜意识中最深切的真实需求和理想渴望,感知并代言他们难于准确表述的情怀期盼,引领他们脱离狭隘的绝望拥抱新的希望……”

于是,人们不是被捆绑在一起,而像那句话中所说:“单翼的天使彼此拥抱,从此都能展翅飞翔。”

班车司机的变化

如果更为直观一点,用感染力来概括陈奕青身上所体现的领导力特质则更为贴切。因为用她的话说,“领导力的实质就是将团队中每个成员心中的强势指挥和被动服从的感觉化得淡而又淡”。

参加工作之初,陈奕青就已经在不经意中感染了整个班车的人。陈奕青所乘坐的班车司机着装邋遢、神态萎靡,虽然车开得也不错,但始终只管开车不理任何人,大家上下车时他会把头扭向窗外,而大家也懒得理他,整辆车气氛十分压抑。直到陈奕青出现,事情才有了意外的改观。

从坐车的第一天起,陈奕青每天上车时都会地向司机亮出一个灿烂的笑容,然后大声喊:“早上好啊!”这个举动几乎把昏昏欲睡的司机吓一跳,他于是很勉强地回过脸来对陈奕青点下头。而紧跟着,出于惯性,紧随陈奕青上车的其他同事也顺口说了句“早!”,就这样,陈奕青的“招呼习惯”很快传染给了其他同事,于是慢慢地,“上车问好,下车道别”的风气很快在这辆班车上形成了习惯。

陈奕青初涉职场的这个小故事很简单,那时她还只是个毕业不久的小丫头,但这个故事里所体现出的对人的尊重、对人生和工作的态度,以及点滴中散发出的人与人之间的浓浓爱意,无不体现出她作为一个未来领导者所具备的亲和、博爱的气质,以及敢于打破“局面”的勇气。

以理服人

以前,当陈奕青还只是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时,她就需要对一些棘手事件进行领导力层面的处理。在公司刚推行绩效考评不久时,与被评为C类的员工谈话令很多直线经理无从下手。当公司一名前台文秘被评为C类员工后情绪很激动,面对这名员工的质问,其直线经理有些手足无措。当时只是部门副手的陈奕青见此情形就主动请缨:“前台比较特殊,我可以代替你与她做诫勉谈话。”

见到陈奕青后,这位员工就委屈地哭了起来,她说她知道自己做得并不完美,但别人也未必比她好,评她作C类员工完全是欺负她老实。面对这位员工的泣不成声,陈奕青借着递面巾纸的时机打断了她的诉苦,乘机说:“看你,还是个爱哭的孩子啊,我记得有一次上班时,你坐在前台哭得比这次还厉害,好像是跟男朋友吵架了吧?”这位员工听后难为情地点点头,并渐渐止住哭声。

陈奕青继续问:“当时好像是上午下班吃午餐之前,好多同事进出大门都看见了,幸亏没有客户,不少大姐还安慰你,包括你们经理还调了人来替你,让你去更衣室稳定情绪,对吗?”她又点点头,表情已经从恼恨变为了懊恼。陈奕青接着问:“如果换作你,看到这样一个前台文秘,除了觉得她是个性情中人,率直可爱之外,从评价一个职业女性的角度,会觉得她够职业吗?”听到这里,这位员工的情绪有些尴尬。陈奕青继续说:“单就这一件事,今年你被评为C类员工也不能算冤枉吧?C类员工只是提示警醒,除直线经理和本人知道之外,完全是保密的。你觉得是当众在工作岗位上大哭丢脸,还是被私下提示改进丢脸呢?”

就这样,在这位前台文秘对每一个问题都点头赞许之后,她的情绪已经平复,并表示她已经找到了问题症结和改进的动力。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从中我们会发现,陈奕青有意挑选已离开的员工举例以避免同事对号入座,实际上,也体现了她多年做HR工作所养成的职业素养。

撒豆成兵,滴水穿石,优秀的领导者似乎并不遥远。

选员工与识别“王子青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青蛙变王子的前提是他原本就是王子,只是被魔咒禁锢的王子,一只真正的青蛙无论如何也变不成王子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识别出我们真正的同伴。”陈奕青在选择同伴时,十分看重“心有灵犀”。相同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相同的语言,这是所有成功领导的基础。“不要用‘学而优则仕’那套理论来挑选管理者,否则很可能把一个优秀的业务员变成不得志的失败经理人。”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只有具备令人信服的品格,并代表最有希望的未来,才能赢得员工的尊敬,赢得员工不遗余力的全心跟随。”陈奕青强调,优秀的领导者要能负责任和敢负责任,从而树立威信而不单单是权威。要理性公正,尊重事实,一视同仁。要立足改变自己而非改变别人。同时,还要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并让大家随时了解它,对它达成共识、形成共同语言。除此之外,还要强调主旋律,并持续不断地强化。“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活动内,都不能忘记宣贯企业核心价值观,让大家始终笼罩在一种企业倡导的氛围中。否则总是只就事论事往往会发现事情推动得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