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培训充电 » 人力资本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领导决策术

    有人说最好的决策就是不决策,而是知道谁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就让谁决策。但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或者说这种说法叙述得不准确、不到位。决策是领导的一项应有的职能,是领导的岗位职责之一,决策的目的是把方案定下来后,让他人,主要是让下属来执行的,从而达到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决策的看法,也可以说是本人自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起,从最初一名普通员工到成长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企业组织的高层领导的多年砺练的整个过程中所见所思所想所悟。因此说本文是本人实战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抒怀,同时也是体察他人决策成功和失败的行为的慨叹。今天,把自身的抒怀和对他人的慨叹,组合在一起,成就此文----领导决策术,供经纶世务、日理万机的决策者拨冗一阅,以便进行心灵的交流。
领导决策术
 
     决策是领导面对下属应有而必须履行的一项职能,但不同的领导在运用决策职能时,因运用手法不一样,产生的效果却大相径庭。一般的领导,简单地发布命令,下属只是本着完成任务的目标来执行决策,结果只是普普通通地简单完成任务而已;高明的领导巧妙地运用决策艺术,从而达到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新性,出色地、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愚蠢的领导因不能控制自己的表现欲,与下属争锋,导致下属抵触情绪产生,使下属在主观上向着不完成任务的方向努力;自以为聪明的领导通过耍小聪明来完成决策,会导致下属的不健康的行为,形成危险的组织文化;随意下放决策权的领导会使下属无所适从,且后患无穷。可见,领导决策真是一门艺术,因为同样一个决策,因运用的决策过程和方法不一样,所产生的效果迥异。
第一种,发布命令,简单决策法。
     最常见也最简单的决策方法就是领导有了完整的解决问题方案,于是就直接下达命令,让下属直接执行。这样决策方法优势是简捷不啰索。虽然领导享用了充分的决策权和发布命令权,但下属在执行此命令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军事领域(优秀的军事领导也非常注重通过决策励人),但在企业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这种决策没有完全满足下属的舞台感成就感的心理需要。
 
第二种,巧用决策,调动下属积极性。
     在实际的操作中,有的领导虽然自己有了完整且完善的方案,但放自己的心里不说,而问计于下属,当认真听取下属陈述完解决问题的方案后,会根据下属方案与自己方案的差异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是下属拿出的方案和自己的方案一致,会以欣赏的心态和语气说,“好!这主意好!就照你的意见办”。领导就在表扬下属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决策。下属当得到领导的欣赏和肯定后,就会全力以赴地创造性地执行决策方案,因为,下属的心中会充满着成就感、自豪感,自己是在执行自己的方案,自己不仅是直接的操作者,而且也是设计者,换句话说整个方案都是自己设计施工完成的。自己在干自己愿意干的事情时,思维是积极的,思维的方向会全部指向成功,集中于成功,想出的办法全是为了成功。下属在此种状况下执行任务,其结果肯定是出色的、漂亮的,令人满意的。
    二是下属的方案和自己的方案大致一致,也就是说下属的意见和领导的意见不完全一致,但重叠的部分很多,虽然有一些不妥之处,但领导会肯定地说,“你的意见很好,照此做就行了,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于是领导就把自己的意见以商讨的口气提出来,下属就会很容易理解,并按修改后的方案执行。这样做的效果会很好,因为,领导首先肯定了下属的意见,即使修改也是在肯定的基础上修改的,修改的过程,也是下属领会上级意图的过程。这样做,下属同样会怀揣着自豪感和成就感来完成任务,同样会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地把思维打开,一切朝着成功的方向努力。
    三是下属的方案和自己的方案重叠性很小,而且下属的方案有明显的不可行性,领导尽管认为下属的方案中正确的程度只是很少一部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领导也会说,“好!你的方案中有一点很好,就是应该这样做。”然后针对方案中的不足之处与下属平等地展开研讨,最后双方在相互的研讨中取得一致意见,这不仅是下属和领导意见沟通的过程,也是上级听取下属意见的过程,是上级不断完善方案的过程。这样的方案出台是在肯定下属方案某一部分的基础上而来的,下属在执行此方案过程中,会认为该方案有自己的智慧,自己就是这个方案的最初设计者,同时自己还是方案的操作者,而且在讨论过程中领导也听取或采纳了自己意见,满足了自尊感。这样,下属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同样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出色地完成任务,奔向成功。
    四是下属方案和自己的方案完全不一致。即使下属提出的方案毫无值得欣赏肯定之处,有的领导也不会张嘴否定,而会以商量的口气说:“你看这样行不行?”。双方在平等友好的协商过程中,新的可行方案也就产生了。下属首先是理解了这个方案,另外也参与了方案的制订过程,方案中有自己的智慧,同时自己也感觉受到了领导的尊重,有一种自尊的满足感。因此,下属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自然会积极地打开思维,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
    五是领导没有方案时,会主动礼贤下士,广泛收集意见,走民主集中道路,从而做出正确决策。无论如何贤能的领导,也不可能事事时时都是智多星,领导也有没主意的时候。好的领导此时会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认真地征求下属意见,下属看到领导如此地下问和民主,也会竭尽全力来为领导出谋划策,从而使领导产生一个民主的、完整的、优质方案。下属在执行此方案时,会认为领导采纳了自己的意见,感到自豪和光荣,尽而积极地、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第三种,与属下争锋,挫伤下属的积极性。
     愚蠢的领导因控制不住自己的表现欲,与属下争锋吃醋,忘记了自己是领导,把自己降格,与属下比高低。当看到下属的意见和自己的意见完全一致时,会平淡、甚至不屑一顾地说:“英雄所见略同,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如果发现下属的方案和自己的方案有不一样的地方,尽管百分之九十九都一致,但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见,会抓住下属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先批评一通,先否定了下属方案,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命令下属照此执行;如果发现下属的方案中有很多错误之处或不完善之处,就会大为光火地毫不客气地批评下属,驳得下属体无完肤之后,再让下属执行自己的命令。这种做法尽管领导初衷没什么恶意,但为了表现自己,忽略了下属的感受,极大地伤害了下属自尊心,下属一下子产生了抵抗情绪。下属以此心态来执行任务,结果可想而知。即使完成了,下属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催办儿,是领导眼中一种简单的执行任务的工具。
第四种,自以为聪明,愚弄下属,滋生不健康风气。
     有些领导自己本来就没有多少智慧妙计,但又不承认现实,往往采取耍小聪明的做法,愚弄属下。先不说自己没主见,而是耍小聪明,以试探的口吻命令式地让下属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下属谈完后,自认为下属的方案可行,于是领导有两种表演方式,一是自己脱口而出:“我两年前就是这样想的。”于是下属就会想:“两年前你都这样想的,干吗还问我呢,谁知道你两年前想过没有?”二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无主见,但又怕面子上过不去,就直接批评下属意见不好,把下属的意见大大贬斥一通,说得毫无是处,撕破下属的面子后,自己提出一个方案,并命令下属照自己的方案去执行。下属过后仔细一琢磨,领导的所谓的方案只不过是自己方案的翻版而已,只是换个说法罢了,可恶之极。于是下属就会在心里骂这样的混球领导,甚至认为领导是老贼,盗窃他人智慧的贼。试想,下属这样来看待领导,发现自己的智慧被领导如此地窃取,耍流氓手段,心里会舒服吗,执行起方案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时,属下会憋一肚子火儿无处倾诉,因为上级都这样,向谁诉说呢?这样的话,趋炎附势的小人就会趁机活跃起来,从而滋生不健康的文化氛围。更有品行不太好的下属,就会变着法子耍弄这样的小聪明领导,因为领导暴露出了自己多方面的弱点。
第五种,不负责任,决策权随意下放。
      在特定条件下,决策权力下放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有的领导在自己没有主意时,随意下放自己的决策权。因自己一时没主见,下属又逼得急,于是不管事情大小及重要程度,往往随口说出“你看着办吧。”面对此种不负责任的决策,下属一般有两种做法:负责任的正直的下属此时会很为难,因为自己看着办,真的办了,等于越权做事情,本来这个决策权力在上级领导,自己需要领导决策,而领导把球踢给了自己,怎么办?不办吧,耽误事情;办吧,领导又没有给明确指示,所以,通常下属最怕的就是领导说“你自己看着办吧。”这等于领导把本属于自己的决策权下放给下属了,搞得下属左右为难,贻误战机。当然,面对此种情况,也不是所有的下属都为难的,还有的下属会暗自高兴的,那就是怀有私心者以及小人,这两种人都会得此令箭,朝着有利于自己私利的方向努力奋斗——真的“自己看着办了”。所以,领导一般不要随意下放自己的决策权,因为决策是领导岗位本应该的职责,怎能把本职工作甩给下属去干呢?当然,领导也千万不要把属下该干的活,拿上来自己干。因为各司其职是最起码的职业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