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培训充电 » 人力资本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屈臣氏罗敬仁;"牢牢抓住你手中的枪"

■人物

  罗敬仁

  出生于德国的ChristianNothhaft于2007年出任屈臣氏个人护理店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负责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在中国整体业务发展。其于2003年加入屈臣氏集团,长驻香港,曾负责屈臣氏集团的酒窖业务拓展以及管理丰泽电器。

  “请牢牢抓住你手中的枪”,一向斯文的罗敬仁突然亢奋起来。

  是的,对于内地急速增长的“健与美”零售疆土来说,罗敬仁的戎马之旅才刚刚开启:“明年我们的目标是600家,屈臣氏在省会一线及二线城市还有很多机会。”两年前,屈臣氏突然发动“我发誓保证低价”运动。至此,在大陆蛰伏17年之久屈臣氏开店提速,目标直指1000家门店。罗敬仁称,“即便经济环境不太如愿,我们的既定目标不会变”。而在屈臣氏由“”我发誓保证低价“到现今”我要的就是屈臣氏“强调四大业务的板块的背后,是和黄旗下”健与美“零售业务在内地市场每年30%的增长狂飙。

  中国业务增长每年超33%

  南都:作为和记黄埔零售板块之一,屈臣氏在整个和黄体系中扮演什么角色?和黄对屈臣氏是否有着具体的扶持和提升计划?

  罗敬仁:和记黄埔旗下有个重要的零售板块,就是健与美零售业务,目前也是业务快速增长的板块。“屈臣氏”是该版面的生力军。屈臣氏现在中国的业务增长率每年超过33%,和黄在人力和管理上,均给出了很大的支持。

  南都:从2006年开始,屈臣氏在内地的圈地运动高调提速,并制定了1000家个人护理用品门店的开发指标。目前开店进展如何,即便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也不会修订开店计划吗?

  罗敬仁:截至今年底,屈臣氏在中国大陆将超越400家门店,关于1000家门店的目标,我们从来没有动摇,即便经济不太景气。道理很简单,中国市场实在是太大了。打个比方,台湾1900万人,有1000多家屈臣氏门店。中国有多少人口?!参照台湾比例,1000家门店的目标其实是合理的。

  “TBFF”是赖以生存的四大业务板块

  南都:近两年屈臣氏将其在海外市场成功运作的“我敢发誓保证低价”策略引入中国内地市场,据悉,该策略的推出已为屈臣氏华东、华南市场平均增加了20%的客流量及销售额。这一策略仍将一贯以之吗?

  罗敬仁:价格不是屈臣氏唯一的策略,且屈臣氏不是强调“低价”,而是强调“物有所值”。这种价值体现在良好促销的提供、捆绑的服务、有多元化产品的提供。这当中,屈臣氏还经营自我品牌,既能确保质量,又能确保实惠的价格售卖。

  南都:从“我发誓我低价”到今天的“我要的就在屈臣氏”品牌策略,可否解释下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罗敬仁:在屈臣氏快速扩张进程中,重新梳理业务品类、定位品牌是重中之重。之前屈臣氏曾强调低价,强调性价比,现更强调四大主营业务并行:发型护理、皮肤护理产品品类之外,还强调健康产品、彩妆产品在业务中的比重,我们赖以生存的这四大业务英文名叫“TBFF”。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我要的就在屈臣氏”这一新的品牌口号,意义不仅在市场推广,更是我们现今生意的主题。

  在终端与直营商间找平衡

  南都:谈谈屈臣氏自有品牌策略的砝码,以后这将成为屈臣氏主营业务吗?又如何平衡自有品牌与代理产品之间的矛盾?

  罗敬仁:关于自有品牌与代理产品间的关系,目前看不到很大的矛盾或冲突,因为两个市场蛋糕都很大。截至目前,供应商品牌的销售占比还是大头,很肯定地说,自有品牌的销售占比要低于三分之一。目前我们的业务状况,自有品牌跟供应商品牌的业务发展都很好,我们在品牌发展过程中也在学习品牌营销的学问,了解消费者选择自有品牌会倾向什么样的产品。

  南都:在消费者看来,屈臣氏既是一个终端零售商,又是一个产品直营商,两者之间怎么寻找平衡点?

  罗敬仁:这是一个旅程。屈臣氏肯定是以零售业务为主,但作为一个品牌生产商,也在不断学习市场要的是什么东西,而自有品牌经营不可能一步到位。首要的还是要把零售店的环境做好,这才是屈臣氏的强项,所以也要在零售方面下最多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