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培训充电 » 人力资本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微软永远也赶不上我们了

微软永远也赶不上我们了


-拉里·埃利森访谈


那么,在这一过程当中,微软被摆在什么样的位置呢?唔,它就在身边。这家软件巨头有一种名叫 SQL 服务器的产品,这是一种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份额的数据库产品。

“SQL 服务器?”甲骨文公司执行副总裁加里·布洛姆(Gary Bloom)打着呵欠,以讥笑的口吻说道。

不,甲骨文的人不再害怕微软的人。骨文公司已有好多年不害怕微软了──真的,那是在网景公司(Netscape)成为甲骨文的“挡箭牌”(埃利森语)之后。

“微软盯着的是网景,并且被它吓坏了,因为他们认为浏览器将会使视窗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他们竭尽全力想打败网景,还触犯了法律,”埃利森以极其严肃的语调说。

“他们终于赢了那场战役,然而到头来他们还是输掉了战争,因为真正重要的战役并不是在桌面办公软件领域、而是在服务器领域打响的。

他们忽略了甲骨文公司。也许他们觉得可以在处理了网景之后再来对付我们。现在,连我的猫都能编写浏览器程序,而甲骨文数据库呢?它是非常复杂的。现在他们永远也赶不上我们了。

埃利森和盖茨两人说话吗?“多年以前我们俩是说话的,”埃利森说。他声称是他不愿再与盖茨说话的,因为盖茨窃取他的创意。(微软公司的一位发言人不愿对此予以评论。)

“几年前比尔确实给我打过电话,他邀请我北上雷德蒙德,”埃利森接着说,“他希望我给他手下的人讲讲话。他说,`来吧,我们这儿有许多聪明人。'我说,`我知道。这也就是我不想来的原因。我为什么要到你那里给他们讲话呢?'”

在十月初一个上午的埃默拉尔德城里,杰夫·亨利正在气急败坏地骂人。有人说甲骨文公司这位 55 岁的财务总监可能会离开公司──他在公司呆了已经有差不多十年时间,手上有价值五亿美元的甲骨文期权和股票,不过此时他看起来还是十分投入的。

“这些白痴,”他一边急匆匆地走着,一边铁青着脸说道,“我要发表一则新闻稿!”亨利大发雷霆并不奇怪。由于前一天亨利对证券分析员们所作的一次情况介绍,甲骨文股价大幅下跌。

其实在那次介绍中,他并没有透露什么。他根本就没有谈到什么新东西。他只是重申了几周前在公司宣布第一季度收入时自己所说的话:“不要担心,应用软件的销售情况达到了预定目标。数据库的销售情况很好,但是不要指望它们会继续增长 30%。渠道已经饱和了。如果你们对 2000(财政)年度满意的话,你们也会对 2001 年度满意的。”

然而,他在旧金山王宫饭店的介绍会刚刚结束,股票价格就开始下跌,当日收盘时跌幅超过了 12%。当时亨利就感到意外,但并不是特别生气。毕竟,市场上有传闻说美林证券公司(Merrill Lynch)降低了甲骨文公司股票的评级(这不是真的),而且眼下正是企业发布收益预讯的季节。这只是小小的混乱──不是什么大问题。

然而第二天上午,股票捅了漏子。《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商业版在头版刊出耸人听闻的大字标题──“甲骨文股票在销售出现警讯后大幅下跌”。

CNBC 频道的“扬声器”节目报道说,亨利的介绍看起来有点“牵强”,他的“身体语言显得很拘谨”。(后一则报道让埃利森觉得好笑,因为亨利刚刚减肥了 20 磅。他笑着说:“也许我们需要让杰夫重新胖起来。”)股市一开盘,甲骨文股票马上又下挫了 12%。

市场普遍认为,英特尔和苹果公司已经对其当前的经营状况发出预警,因而前一天的证券分析员见面会便是甲骨文公司的预警了。甲骨文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纷纷给公司打来电话,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这一切都要由亨利来处理。

于是,在下午三点钟,亨利发表了一则新闻稿:“甲骨文公司财务业绩的前景没有出现任何变化……我们相信今年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年份。”股价稍稍得到了一点支撑,但损失已无可挽回。

当前这个市场上,即便没有这样一次子虚乌有的销售状况预警,也会有其他事情让甲骨文的股票下跌,因为目前技术类股票已经远离了股价的高点。而且,亨利所处的地位很特别。当拉里·埃利森的财务总监可不容易。

“每当拉里讲一件事情,我会把它调低一下,”亨利解释说,“我想分析员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就好像拉里说甲骨文公司将保持有 40% 利润率。亨利后来对那帮分析员说,这是一个长远目标。

由于这样的原因──埃利森的放肆个性,更不用说他那不合常规的经营策略了,甲骨文公司的股票绝不适合胆小谨慎的投资者。尽管甲骨文股票在过去两年里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幅上涨,华尔街的许多人在这只股票上还是吃尽了苦头。

“给人感觉这是一只可以赚大钱的股票,但是如果你不时刻关注它,到时候拉里会让你破产,”一位交易员说。1997 年秋天股价的忽然大幅下跌便是明证,当时公司开始转向经营网络应用软件业务。销售额下降,华尔街恐慌了,股票价格下跌了 40%。

让华尔街担忧的另一个方面是管理。了埃利森以外,还有谁在管理甲骨文公司?谁将会接替埃利森?如果拉里被汽车撞了(或者他的飞机失事了,他那艘 78 英尺长的帆船沉了,他在海里冲浪时被淹死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在过去十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雷·莱恩的存在使这些担忧多少得到了一点缓解。

然而甲骨文公司的总裁在六月份忽然离开了公司,从而使这些问题再度出现。莱恩是甲骨文公司在 1990 年遭遇了几乎致命的挫折后进入公司的──那是一场由公司的牛仔式销售文化所导致的危机。

当 时的情况是,奖励过于丰厚,管理松散的销售人员动辄夸大、甚至干脆篡改销售数字。(也就是在这个当口,甲骨文公司的一位销售主管搞起了那个声名狼藉的“努 力夺金”计划,根据该项计划,销售代表竟然可以获得以黄金支付的报酬!)注销的坏帐和亏损累积起来达到了数千万美元。公司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诉讼官司。

后来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甲骨文公司的行为作了罚款处理,据传公司董事会甚至还讨论过撤离埃利森的事宜。1990 年 10 月 31 日,甲骨文股票价格降至每股 13 美分(经股份分割调整后)的最低点。

不管怎样,埃利森设法使公司扭转了败局。(从那时起,公司股价上涨了大约 26,000%!)甲骨文公司发布了 Oracle 7 数据库软件,它的性能远远胜过了先前漏洞百出的 Oracle 6 版本。(“哪怕是一条狗也能把 Oracle 7 卖出去”,一位甲骨文公司的主管这样形容这个产品。)

公司从专门编写微型计算机程序转为制作用於 Unix 服务器软件(这又是埃利森发出的重大号令之一),开始获得回报。同样重要的是,埃利森雇用了一些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包括来自布兹-艾伦管理顾问公司(Booz Allen)的亨利和雷·莱恩。

如今在甲骨文公司里有一种相当浓重的修正主义倾向,即贬低莱恩曾为公司作出的贡献,但毫无疑问,他曾帮助甲骨文公司重整旗鼓,把公司带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尤其是在 90 年代初期和中期。

“他实现了销售和服务机构的专业化,”甲骨文公司的一位前主管人员说,“他向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推销 Oracle 软件。他敢于与拉里对着干。公司里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

然而埃利森变了,他不再把莱恩当作是公司的巨大财富,而是把他看作一块绊脚石。这种变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1995 年,那一年埃利森(当时他在巴黎)隆重地宣布个人计算机行将消亡。埃利森的见解在当时多半被人当作笑料,但今天听起来却一点也不显得牵强。

“我终于意识到,计算能力不一定要依附于台式计算机,”埃利森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把计算能力置于个人计算机上是在分散计算的复杂性。计算能力应该像水或电一样。人们在家里并没有核电厂。计算能力应该实行集中管理。”

当然,使这一设想成为可能的是互联网。但埃利森并不打算按部就班地让公司(以及客户)转向新的模式,他希望有一场革命。1997 年,他跟公司员工说,公司不会再搞客户/服务器软件了。

这在销售人员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莱恩把埃利森请到一个有十来位公司高层主管参加的会议上,斩钉截 铁地对他说,公司必须继续搞客户/服务器软件。

“我环顾整个房间,”埃利森回忆道,“说,`嗨,抱歉。我不知道你们都有这个想法。好吧,我们还做客户/服务器软件。'”接着,为了获得效果,埃利停顿了一下:“不过我是在说谎。”胡说八道,莱恩驳斥道。“我只是告诉拉里我们得把应用软件做得更好些。当时我们的东西很糟糕。”

消息人士说,到 1998 年,埃利森就考虑要把莱恩赶出公司。这件事并没有按照任何人力资源管理手册上介绍的办法进行。“拉里剥夺掉雷的职权,希望他会离开,”一位消息人士说。但莱恩没有离开。

接着,在今年春天,埃利森请来了沙弗拉·卡茨。卡茨以前任职于 DLJ 银行,她对于关注甲骨文公司的许多人来说是个谜。“她非常聪明,拉里很依赖她,”一位消息人士说,“如果你在他们俩身边,你会觉得自己就像是泡在热水澡桶里的第三者。”

有人暗示埃利森是用卡茨来对付莱恩。不管怎么,他们两人显然相处得并不融洽。也可以这么说,卡茨的到来对于推迟莱恩的离开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最后,莱恩拿着他的全部七亿多美元甲骨文公司股票和期权走了,不久便加入了克莱纳─珀金斯风险投资公司。埃利森留下了莱恩的总裁头衔,把余下的职权分给了布洛姆、亨利和卡茨三人。

“甲骨文公司就有点像是棒球联赛中的红袜队,”一位内部人士说,“它一直都是这样的,`谁是投手?'是拉里和七个小矮人。在别的公司里,管们频繁调动工作以获得不同的工作经历。而甲骨文公司却没有这种做法。”

这并不是说甲骨文公司没有后备管理人才。“我可以管理这个公司,”加里·布洛姆说。布洛姆有经营方面的专长,不过老实说他需要在领导部门得到更多的锻炼。

埃利森也表示沙弗拉卡茨可能会成为未来的首席执行官,不过公司内部人士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他们说埃利森只不过是在用这种办法为她树立声望。

“嘿,过去两年里我手下一直就是这个班子,”埃利森说,他显然是忘掉了莱恩这个人,“他们干得很出色,对吧?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那么埃利森还会留在公司里多长时间?“眼下拉里十分繁忙,”他的密友、同样桀骜不驯的乔布斯说,“他哪里也不会去。”

事实上,去年埃利森决定放弃他的薪水,以换取数量庞大的 4,000 万股股票期权。这些期权的履约价格为每股七美元,总市值超过了十亿美元。(埃利森认为股票期权不应收费也就不足为奇了。)

埃利森自己暗示,他还将在公司里呆上三、四年(他称之为“期限”),他相信到那时应用软件大战将会结束。与此同时,他说,接班人也会脱颖而出,

“有好几个候选人呢。”但是一位了解内情的人士说,挑选接班人的事情把甲骨文公司董事会给“搞懵了”。“还没有人选呢,这个问题他们一直讨论了好多年。”

不过,事实上不管是谁都将很难接替拉里·埃利森。尽管埃利森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他一点一点地建立起了甲骨文公司。

公司是他的孩子。他是唯一一个在大型机时代创建了企业,把它带入了客户/服务器时代,之后又把它带进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总有一天他将不得不离开公司。

“在这一切结束后,我将去管理夸克公司(Quark),这是我拥有的一家以色列生物技术公司,”这位下一个全世界最富有的人说。正巧,他对于长寿科学有浓厚的兴趣。这话有道理。

也许任何一个有如此远大抱负的人都得永远活下去。

埃利森档案

  • 资产净值:474 亿美元

  • 年龄:56 岁

  • 身高:六英尺

  • 出生地:芝加哥

  • 住所:4,000 万美元仿造的 16 世纪日本宫殿

  • 子女人数:2

  • 爱好:日本武士头盔,意大利战斗机和 78 英尺的赛艇

  • 所持有的生物技术股:Supergen, Quark

  • 服装:Armani to Zeg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