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培训充电 » 人力资本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联想刘永青:国际化人才需要国际化薪酬

  小档案
  姓名:刘永青
  出生年月:1972年11月
  学历:1991年-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本科:1997年-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险专业硕士
  职业历程:2000年硕士毕业后进入联想集团工作,先后负责员工招聘、员工发展、销售系统人力资源;2005年任中国区销售HR总监;2006年任人力资源部员工发展总监。
  偏好:读书、听音乐等静态活动以及游泳
  座右铭: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与什么人同行。

  2004年12月8日,中关村土生土长的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的代价成功收购了全球最大的IT公司――IBM的全部PC业务,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2005年5月1日,同时拥有LENOVO和原IBM的THINK两大品牌、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新联想正式成立,掀开了联想集团迈向国际化的新篇章。那么,随着公司战略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有哪些变化?面对近一半的外籍员工,如何整合巨大的文化差异?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联想集团人力资源部员工发展总监刘永青。

  我们最需要国际化人才

  商报:联想集团需求量最大的是哪几类人才?

  刘永青:2004年之后,伴随着联想集团国际化的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特别是高层管理者,英语成了一个基本要求,还要具备国际化背景和经营视野、经营理念,善于跨组织的合作、妥协和平衡,有优秀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寻找起来也更难。

  比如中国区现在新招销售管理人员,也希望具有国际化背景,作为后备人才储备,在中国工作一段时间,对联想业务模式、企业文化都熟悉之后,将来可以输出到全球其他地区。

  商报:想进入联想工作有哪些基本条件?招聘程序一般是怎样的?

  刘永青:联想的招聘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有经验的在职人员的招聘,这类招聘是常年持续进行的;还有针对应届生的招聘,这是在一年中特定时间进行的。

  在应届生招聘方面,我们特别强调潜力。现在联想的很多高层都是通过应届生招聘进来的。对应届生有一套考察方法,包括笔试、面试、行为风格测试等,并且会很看重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由于潜力的判断会比较困难,因此门槛限制会更加严格一些,通常会选择一些知名院校毕业生,这些多少反映了一些问题,对保持其长远发展是有作用的。

  商报:如果有这样两个人:A――勤奋但不特别聪明,B――聪明但工作主动性不够,在基本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联想更倾向选择哪种人?

  刘永青:联想在成立早期就强调,员工必须有责任心,再往上要有进取心、事业心。公司文化非常强调员工要有足够的自我激励,因此主动性不够也就达不到联想对员工的最基本要求。

  薪酬逐步与国际企业接轨

  商报:什么是联想的人才战略?联想对人才有哪些激励机制?

  刘永青:新联想成立之后,我们提出要让联想成为业界最好的人才愿意工作的场所。具体来说,联想的人才激励机制落实在四个方面。

  有竞争力的薪酬,这里所说的竞争力,不是跟国内企业比较,而是和国际性企业比较。对此,联想有自己的时间计划,将逐步提升联想员工的薪酬竞争力。

  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对很多员工来说,联想最大的吸引力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发挥才智的舞台,国际化过程中的联想给人才带来更多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越是高端人才越看重这些方面。

  健全的福利。2004年之后,联想集团也在向着国际化公司的福利体系靠近。例如在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之外,增加了员工的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等。此外,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传统福利项目,比如5年以上员工旅游休假等也保留了下来。

  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联想推崇的是一种平等、开放的企业文化,如员工之间无论级别只以姓名称谓等,在这样的环境工作,虽然压力大,但是心情愉快。

  商报:从进入联想到成为合格岗位人才,联想给员工提供哪些方面的培训?

  刘永青:联想除了对所有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外,主要有两大类培训:专业类培训主要跟不同价值链相关,如销售培训、营销培训、职能培训等;管理类培训则针对领导力不同的水平,开展不同培训,如新任经理培训、高潜质经理的培训、新任总监培训、高潜质总监培训等。对高管层目前有Top100培养计划,主要是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目前该计划在中国已经实施了3年。

  公司在每一阶段的培训会有所侧重。如去年中国区实施了PSD项目( professional sales development program ),对销售人员进行大规模销售技能培训,这是在中国区已经连续两年取得了很优异业绩的背景下,对销售人员的一次大练兵和再充电,以期通过人的能力提升带来业务的新突破和新跨越。一年下来培训人员达数百人次,每期培训持续一周左右时间,之后会由其主管对其学习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考核。

  追求高绩效的企业文化

  商报:什么是联想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对员工有哪些影响?

  刘永青:联想的企业文化是随着公司的发展而发展的。2000年之前,我们叫做“严格文化”。当时的联想电脑公司与联想其他几家子公司相比,企业文化的特点是工作作风严谨、高效,但相对来说过于严肃,大家都追求效率,非常快的节奏,但是对和谐方面强调较少。2000年到2002年,联想强调的是“亲情文化”,即针对严格文化下缺失的一些元素加以补充,比如无总称谓、强调相互间的欣赏和包容。2002年之后,整个产业竞争更加激烈,IT行业整体发展速度放缓,公司规模也比较大了,在高效率方面有所削弱,因此从2004年后特别强调“高绩效文化”,每个环节都加大了对业绩导向的追求。在人员的培养、激励等方面,都与绩效联系得非常紧密。

  文化是个非正式制度,要想把企业文化落到实处,就必须与企业的正式制度结合起来,新联想设立了OHRP(组织人才评价体系),即评价一名管理者,要从他的业绩、行为、潜力等多方面综合考察。比如作为一家国际化企业,公司倡导的是比较直接的沟通,这样公司效率才会比较高,因此直言不讳就是对领导者素质的基本要求;如果仅仅业绩很好,但采取的方式违背公司的要求,跟同事的合作有问题,那么行为的评价就会比较差。综合全面地考察一个人,相对来说会更加公正。

  学习机会对年轻人更重要

  商报:联想如何看待员工跳槽现象?

  刘永青:公司在选择合适的员工,员工个人也在选择合适的公司,只要不是一种恶性事件,如导致集体跳槽离职等,正常范围内的人员流动都应该很正常地去看待它。

  我们在监控自己公司人员流动比例时也跟业界做一些对比,比如2005财年,中国区销售人员的流动比率,包括个人主动离职和公司要求的每年不低于5%的员工辞退,整体流动比例在10%左右,我们认为是比较合适的,而业内销售人员流动比率大约在18%左右。

  实际上,我们关注的是这10%的流动员工中是否有我们希望保留而离开的人。如果整体比例合适,但其中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流失率高,我们会特别警醒,公司有专门的员工离职系统,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管理其去向,并在每个季度进行汇总,以便及时改善HR的工作,发现各个业务单元里的问题。

  商报:请您给现在的年轻人一些职业方面的建议和忠告。

  刘永青:年轻人在选择自己第一份职业的时候,要有更加长远的眼光,而不是简单地去看一时薪酬的高低,应该更加看重学习成长的机会,看公司的品牌是否能够给自己未来带来增值的潜力。

作者:徐慧 来源:成才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