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生是秦始皇起初最信任、最为器重的道士。他曾让秦始皇做了很长一段时间长生不老的梦,但这种梦总有醒的时候,因为方生一直拿不出让秦始皇确信自已可以长生不老的证据。所以方生就被秦始皇杀了,还殃及池鱼,天下道士在秦朝是没有出头之日了。
一味追求形式的新颖和创意的独特,只顾及企业或产品名子的响亮和气势的非凡,但企业本身或产品本身不具备相应实力与功能的企业充其量只能是个“假企业”,其徒居虚名的金玉外表下掩盖的是无非是没有内容的陈芝麻烂谷子,对于这类企业我们最多叫他“假企业”,其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也只能称之为“空心文化”了。他们普遍的共同点为:
而所有这些成功的企业在其文化支撑下的品牌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和理念,不仅让客户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同时在企业内部的制度、
价值观、
经营理念、员工行为、作业规范等系统管理和运作中也无处不在地被突显和落实。
二说造势
中国的企业界最能忽悠的还是要数牟其中,虽然他已经“进去”了,但到目前为止肯怕没有第二个人象他那样把企业之势造得如此之大和滴水不漏。
这个曾经做为《中国
企业家》1998年第10期封面人物。现在湖北洪山监狱服刑的每天,仍坚持要跑够一百层楼梯,原因是:“终年不断,因为任重而道远。”
他曾经提出过的理论,到今天仍被他在策划界的徒弟们暗暗地效仿:
其一:“99度加1度”的理论。
其二:“平稳分蘖”理论。(也被称为人才合作理论)。
其三:“智慧文明时代”理论。这其实是牟其中对“空手套白狼”的另外一种解释。
这些理论在今天大家觉得耳熟能详,但牟其中却在20前就提出来了,令人惊叹!
他充分利用他的这套理论和“学说”,在国内外义无反顾地造势、造名,从小米换飞机开始,到炸开喜马拉雅山改造沙漠,一连串常人不敢想的疯狂设想引来众多的追棒。
而直到他被送进湖北洪山监狱,他所谓的南德集团只不过是在北京租用的一间办公室,不仅资产瘳瘳,而且负债累累。
他造势的最高境界在于他虽然深陷囹圄,却仍认为自已在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自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二个是仅次于牟其中的人物是出身贫寒的吴炳新。吴兄妹8人,因家庭贫困及身体原因只剩下他兄弟两人,吴炳新小学毕业后被迫退学,后在包头矿务局当了矿工,他节俭到11年只领一件工作服;
他“研制”并可以“包治百病”的
三株口服液,几乎一夜之间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铺天盖。他在《人民日报》等多家国家级媒体上买下整版宣传他的企业(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他是在做广告):并宣称:在中国他的销售网络是第一营销网,除了邮局没有比他网更大的了;
他的规模曾经拥有600家子公司、2000办事处15万销售人员,年交税18亿元。
但他企业的灭亡如同他企业的发展一样传奇,因为喝死了一个老农民,被告上法院,结果三株在倾刻间飞林各投林、皆作鸟兽散。
从中国网络第一人的张树新、到沈阳飞龙的老总姜伟;从 “荣华鸡”与 “红高梁”到“土掉渣”和“武大郎”烧饼。。。。。
分析一下中国20年来倒闭的大小企业大都是靠造势起家的,而在起家后的内部空泛
和管理的无知几乎成为这些企业失败唯一的铁律!
第三是造假
化了3。2亿元做广告的“秦池”后被记者爆光,他们卖的不过是从四川买来的普通
白酒勾兑的;
飞龙伟哥:“喝了18粒都没有举起来”的春药;
齐齐哈尔第二药厂:又被查出在造假药;
最近听说:有些避孕药居然是用面粉做成的。。。。。。
假产品谁都知道不是企业经营的正途,这种假产品的作法已从之前的堂而皇之逐渐退居到江湖郎中的阴暗角落。但我们现在很多的企业里却在有意无意地给自已在“造假”。
1、假组织:很多民企在效仿或模仿名企的组织设计和团队流程,在咨询老师的十几个工作日内“弄”出来的团队组织看起来完美无缺,但只有形式没有实际运作的组织只能是个用来看的,而不是拿来用的假的组织;
2、假制度:企业一大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但从来没有真正去落实和监督执行;
4、假文化:只是口号(上嘴)、标语(上墙),就是不执行(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