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悲惨角色
HR在中国目前的企业中分为两种情况:
一类是外企中的HR,一类是在民企、国企中HR。
为什么悲惨呢?分别来看看――
外企中的HR:
先不谈――目前在中国的外企文化,主要是以总部文化,在
中国企业的传承和执行。这种现状注定他们更多的是一个执行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创建的角色。
今天谈点新鲜的,讲讲前不久我们在外企做的一个调研。
去年我和一些GM朋友共同发起创建了一个外企中国
总经理俱乐部。
某次活动我做了一个简单调研,结果是85%以上外企的中国工厂,没有推行
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调研原因:为什么他们不推
企业文化?
答案很简单:绝大多数的GM选择原因为“任期”。
这些GM他们的聘用期,一般为一到三年.他们的考核,主要是三年中的业绩、看的见的财务指标。
而一个
企业文化的推广,最起码一到三年,其结果往往花了大量精力物力,成果却是给下任GM享受。
万一因此而影响了任期内的财务指标,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总经理都如此,更何况HR――任期更短,权限更有限,还得不到GM的支持,外企HR当然没有用武之地了。。。。。。
再来看看民营的HR(国企今天暂不谈),处境就更悲惨了。
这些企业是
老板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企业中已经沉淀了深厚的
老板文化,只是没有提炼而已。
很少有听到哪位
老板把一个HR像个
诸葛亮一样请进来,然后像刘备一样言听计从,放手让他去进行
企业文化建设,带队伍的。
更何况对目前中国的
民营企业老板,还普遍存在一个信任危机(兑现事先约定的承诺方面,在
职业经理人眼里,老外PK中国
老板占有绝对优势),导致
诸葛亮宁可愿去外企,也不愿去民企。
可以设想,在此现状下,绝大多数
民营企业的HR,角色只能是管家了。
而换位思考,哪位
老板又会让他的管家,去放手建设
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