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培训充电 » HR经理助手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女性职业经理人的位置

  女性职业经理人在公司中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跨过30岁这道门槛后,职场生涯会有哪些改变?《申江人才》联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一同探讨女性职业经理人的酸甜苦辣。
  跨过30岁这道门槛之后……
  “长江后浪”的压迫感 何小姐 35岁 某外贸公司业务主管
  从事外贸需要的是经验和精力,不过这两个词似乎本身就有点矛盾。经验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当有一天你终于熬到了有一定经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所能提供的精力已经不如当年了。与此同时,公司里面新进来的大学毕业生,虽说是新手,没有行业经验,但是年轻人个个都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大有“有所作为、一展鸿图”的抱负。如此来势凶猛,让我渐渐有被“推”走的感觉。
  最烦恼我的颈椎病 Celina 32岁 某日企文案总监
  虽然我很喜欢目前的工作,但是不得不承认,工作强度是很吓人的。刚刚换工作才半年多,我就因为巨大的工作强度而患上了颈椎病。以前,我不会像现在这样几乎8小时都坐在电脑前移动鼠标,所以并不感觉到身体上有什么影响。但是现在,既定的工作量必须保证完成,逼迫我不得不抓紧时间、利用时间,所以不奇怪我会过度地在电脑前忙碌。每天长时间伏案,僵硬地保持同一个姿势,导致我现在后颈到肩膀常常疼得无法忍受,有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好像残废了一样。闲着的时候转转脖子,都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听着都吓人。
  越来越怕挑战和风险 Diana 37岁 某瑞士公司驻上海办事处
  随着年龄上去,我感觉自己已经没有当初一毕业时候的朝气和勇往直前的勇气了。当安排一项新任务到我头上时,我会突然开始担心完成这项工作会碰到什么障碍和麻烦?成绩不理想会不会脸上不光彩?万一最后失败怎么办?再加上现在家里的事情也多起来,小孩儿要照顾,家里日常生活总也要顾及到,扑在工作上的心思就不是全心全意的了。
  “前程”观点
  上海的企业中层管理者(主管、专员和经理等)中,女性已占到48.7%,几乎和男性平分秋色,但在高层管理者的位置上(总监、副总裁、总裁等),女性的比例不到15%,一家公司有超过两位女性副总裁的比例仅8.1%,有超过两位男性副总裁的企业达到73.7%,而在普通员工中(中层和高层以外的职位),女性的比例高达66.4%。此外,女性管理者受欢迎的程度也只有可怜的23.5%,其中投反对票的女性接近四成。这是《申江人才》联合“前程无忧”最新一次的调查结果。
  几乎参加调查的所有男性都感受到了女性优秀表现的竞争压力。他们认为,女性中层管理者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处事能力、为人技巧和超强忍耐力超出了男性,这使得她们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表现出色。但是女性管理者工作上的咄咄逼人、强烈权力欲望和情绪化不仅令男性同事感到不适,同时也不讨女性同事的喜欢。换句话,同样是“态度强硬”,男性管理者会被认为果敢有魄力,女性管理者常会被认为心胸狭隘和不近情理。有意思的是,有58.8%的男性被调查者认为,女性最适合的位置就是中层管理位置,更高的职位应该让备受家庭和社会期待的男性去担任。这是不是也是女性管理者多集中在中层,而难以向高层发展的一大原因呢。
  女性职业经理人赚多少钱?
  前程观点:数据显示,职位越高,收入差异越大。
  在16个城市中,上海女性白领的收入比同职位的男性低30%左右。上海白领2005年平均年薪60445元,女性白领的平均年薪低于男性16000元,相当于男性白领年薪76.3%。深圳的差异更大,达到40%,收入值差异达21500元。唯一的好消息是,女性的收入增幅都高于男性,收入差异出现缩小趋势。
  事实上,女性收入是不是存在歧视是一个比较难界定的问题。收入的高低取决于人才的市场价值、供需情况、企业给付能力,还取决于个人的业绩表现。由于女性在社会中担任多重角色和责任,表现在工作上,女性往往显得比较墨守成规、注重工作的固定和稳定、生活的平衡性。而担任更大责任的高层管理工作,往往意味着更大的精神压力、牺牲个人的家庭时间和健康损伤。所以女性主观上要求晋升、追求事业成功的“野心”态度往往表现得不如男性强烈。这也是企业解释为什么女性高层经理人低于男性,即使在同等职位上女性的收入低于男性的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在高竞争压力和工作强度下,上海企业用人在各个层面上已无明显的性别取向,“突破”和“挑战”是男女职业人士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是“事业型”还是“家庭型”的职业女性都需要根据公司目标不断的发展能力,更新知识,同时需要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效率。女性要在职业发展中获得主动,有好的业绩,还需要社会配套机制和舆论支持。

  来源:中国外企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