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过去的几年间,HR同业交流是最多的,但是从每一次的人力资源大会回来时,相信许多人引发的困惑比收获还要多,这似乎是一个很有趣但又很奇怪的现象,当我们满足于被受地接受外来的各种理论、模式时,是否经常停下来仔细考量一下,是否每一种方式都要试一下?我到底需要什么?本文的作者正是“跳”出来,与大家一起思考这个问题……
最近我受某全国人力资源大会组织者邀请,作为演讲人在京、沪、粤做了三场主题演讲,两周内接触了三地几百名人力资源管理者,其中有不少是各类管理大会的常客,以至于我这个做演讲的都可以一眼从人群里把他们认出来。这几百名听众,上千道目光,有虔诚的、有疑虑的、有好奇的、有淡漠的,当然也总有睡眼惺松的。每次接触到这群目光,我总是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点感慨。我把这点感慨与参会的同仁们分享,我说:“大家都参加过很多大会和培训,每次总带着很多迷茫走进会场,而出去的时候常常不是带走很多清晰,而倒是更多的迷茫。”一语即出,所有的目光都流露出会心的笑意,而这笑意又多少有些无奈。
为什么一词“迷茫”可以引发诸多共鸣,为什么最热衷学习、渴求新知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却有最多无奈呢?
在广州,一位听众问道:“我企业的老板平时一直万事亲力亲为,总不放心别人做的事,可他又要人力资源部去提倡信任与授权,这该怎么做?”。一时间台上的演讲者们面面相觑。当然演讲者们也都身经百战,随后纷纷从性格、战略研讨等角度给了不少建议,但仍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其实这位提问者提出的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者普遍遭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