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培训充电 » HR经理助手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不为人知的日企管理秘密

 
   什么是日本的企业管理?
    这个问题看似非常普通,实则涉及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具体做法的浩大体系。
    我没有办法给出完整的答案,但却能将自己在日本企业工作的点点滴滴讲述出来。让读者体会到我对日本企业管理的直观感受。
    这次回国,同一些企业界的朋友见面交流。他们都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从王先生的角度看,什么是日本的企业管理?是丰田模式,还是松下理论……”
    面对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问题,我这个在日本工作12年的企业老员工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我只好将自己在日本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讲给他们听。没想到,朋友们却感到意外的惊喜,他们说:“这就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日本企业管理’。”
    点滴之一:对时间的思考方法
    我最早去的日本企业是一家有150个社员的公司,平均年营业额在3.5亿元人民币左右。社长由于非常喜欢喝啤酒和听中国的趣事,经常下班后约我喝酒、聊天。有一天,我喝得“半醉”,问他:“你知道我们办公室的人每天都希望你干什么?”社长立即答道:“我清楚得很,希望我早下班,你们好溜!”真是一语中的。
  下班时间——滞后思考原则
    下班时间——滞后思考原则:在办公室,下级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在生产现场,上司随时处于保障状态。
    在日本企业中,办公室工作的员工,职务越低,下班时间就越晚。因为下级必须随时准备回答上司提出的问题,随时为上司提供所需要的材料,随时执行上司的每一个命令。
    只有当上司离开公司之后,下级才会有自己的时间,才能整理属于自己的内容。在日本,员工们都会意识到:从社长到职员,来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工作,每一个下级的工作只是上司工作中的一部分,只有优先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才能保证上司工作的完成。
    大家不仅要问,难道下级就不能比上司早下班吗?不是的,下级同样可以在上司之前下班,只要你在下班前同上司打声招呼,告诉他“我有事要先走,什么资料放在什么地方,需要回答的问题可以找谁”等,就行了。不仅如此,上司在下班之前,也要同下级打招呼:“我要下班了,你们还有没有让我急着办的事?”这种每天都相互通气和相互关照的企业风气,奠定了日本企业严格管理的基础。
    而生产现场下班的时间顺序与办公室下班的时间顺序恰恰相反:职务越高,下班时间就越晚。这是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决策人和上司,一旦签订了契约,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在交货期内生产出满足客户要求的优质产品。这些产品的真正生产者是员工。而且,无论多么优秀的员工,不仅无法独自完成某一个复杂完整的产品,还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必须要上司大量的协作和协调来保障员工的操作。如果上司先于员工离开现场,当天的任务就有可能完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