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高校频道 » 校外课堂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解析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每天,我们都会看到“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闻和文章见诸报端,而我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确实也深有同感!因为这样的事情在自己的身边确实存在着。有关机构统计,2008年550多万高校毕业生仍有超过150万没有就业。
  当然,这跟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供大于求有一定关系,但是,部分未就业者也有其个人深层次的原因。有个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出去工作没两天就不干了,原因是单位的环境、薪酬、人际关系和发展空间不如预期的好,索性赋闲在家。还有一个朋友抱怨说,孩子毕业那一天也是失业的开始,根本没有出去找工作的打算。
  这些孩子,离职场很远,离机会也很远。意识上先打败了自己求职的激情。
  机会是自己创造的。观望或者拒绝总会让人失去一些先机。先不说为生存考虑,单说从校园向社会的转型,一脚在内,一脚在外,以后终归要双脚并举走向社会人群,从一开始就挪不动步,对自己的成长无法交代。
  很多过来人都说,先找工作,以后再慢慢说。这不是悲观,而是现实的某种平衡。突破口要自己一点点去探索,起点的高低有时并不完全决定未来。走出校园去求职,总得先跳起来,然后再找落脚点。机会就在落脚那一刻。
  社会眼中的应届生
  应届生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从社会眼光来看,2007年的毕业大学生又是什么状况呢?
  毕业生总体素质高社会化程度低
  中国北方人才市场有关人士认为,去年底以来,从几次大学生招聘会的现场情况显示出,来应聘的应届大学生的总体素质较高,但在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有所欠缺,表明他们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还需过程。一些用人单位表示,更为看重应届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企业忠诚度等综合素质。
  对未来预期高却缺乏准确认识
  从几次大学生招聘会上的情况显示出,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找到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通过努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行业“精英”。可见他们目前的求职愿望非常迫切,对自身期望值也很高。但他们中很多人对于什么是“理想、合适”的工作,以及怎样适应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等问题,并没有准确的认识。很多用人单位都认为,年轻人应该尝试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不要一味求稳。如果他们能再多一点对自身的认识与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应该会更完美。
  今后在入职培训中要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人才市场有关人士介绍,在不久前组织的一次大型优秀大学生应聘活动中,很多学生在遇到要求评价两种不同观点的题目时,不少考生仅仅以“我”的角度具体论述了其中一种,不仅对另一观点只字未提,还不符合题目要求;而被问到“作为负责人,怎样组织策划公司活动”时,很多学生仍旧只回答“我如何做”,而没有充分利用身边的其他资源。很多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这反映了很多80后毕业生的特质,那就是喜欢单兵作战,强调个人价值,而团队合作精神比较弱。几次大学生招聘会上的情况显示,在学校担任过学生干部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毕业生素质能力较为突出,非常自信,语言表达流畅,在组织活动时也能体现统筹安排、团队合作等意识。
  供求双方乐观与严峻
  市场有市场的需求,应届生有应届生的预期,供求双方的关系随着需求不断进行着调整。而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则既乐观也严峻。
  [乐观]去年本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90%,随着一些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种类、薪金待遇等期望值的降低,今年的就业形式应该比较乐观,已经有很多的用人单位订单接收毕业生的比较多,可以说已经出现了比去年就业形式要好的苗头。天津是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尤其是滨海新区制造业密集,所以去年大学毕业生中工科专业就业情况很好,文科专业相对差一点,今年与去年的热门专业情况基本差不多。
  [严峻]据统计,本市今年面临就业的毕业生近11万人,比去年增长了1万人,比较以往,今年是创了新高。随着今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每一个企业都会精打细算自己的用人成本,用人单位将更理智更准确地设置每一个用人岗位,那么对人才的选择标准肯定会更加严格。
  [建议]大学生就业的第一步一定要老老实实进入社会工作一段时间,既不要害怕找不到工作,也不要在找工作时过于理想主义,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身价,千万不要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不工作,该参加工作就参加工作,只有在工作实践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才知道自己需要补充什么知识。
  “你刚刚毕业,还没给人家用人单位带来什么实际的经济效益,要在工作实践中先给人家创效益,人家才能心甘情愿地给你高薪水。这是符合社会经济规律的,是正常的。你给人家创造效益的工作实践过程,也是你提高自身能力与价值的过程。”一位教委负责人如是说。可以统计一下,第一次参加工作的人群中,工作5年后,当初的大学毕业生与中专毕业生以及中学毕业生相比,还是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增速最快涨幅最高。
  说法
  陈淑华(人民网天津视窗运营总监)
  我们基本上比较欢迎应届大学毕业生,因为他们相对比较好调教。不过市场部会选择稍有工作经验的。
  我对应届生的要求就是要喜欢互联网,同时,我会观察他们的学习能力怎么样,是否能够不断学习新东西,这是由网站的性质决定的,另外内心要开放,一定能够跟团队快速融合,能够接受互联网上的多元文化。
  网站编辑工作要从基础做起,需要六个月以上的培训,不要对自己预期过高。
  李占权(天津市格里森集团副总经理)
  我不建议我们集团招聘应届生。目前的教育机制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因此学生的理论技能与实践技能不一致,使得大学生在刚刚进入企业时感到实际技能无法适应企业高效的工作要求。
  目前各个大学将企业高管请到学校进行言传身教的很少,这样大学生对当前复杂的企业文化和人际关系理解不足,当他们离开校园走进社会,在短时间内除了要加紧时间充电学习以应付高效的工作还要面对比校园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他们不堪重负。以前我碰到一些应届生,包括高学历的学生,不到半个月就辞职,因为适应不了。
  从面试中发现,有些大学生没有人生目标,甚至是短期目标都没有,因此很难根据员工特点为其制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这样企业一直在充当流动教室的作用,他们今天来明天走,企业今天招聘明天还要招聘,长此以往企业也就没有精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