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高校频道 » 求职案例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求职问题解答(三)

1、 如何从技术方向走向市场方向?

问题:我今年31岁,现任一外资企业的副总经理。我是2002年清华博士毕业,在2001年10月就开始在GE从事软件开发的工作(期间在日本近1年时间)。2004年7月,我在老板的游说下加入了现在的公司,任软件子公司总经理,不久又被任命为集团售后中心总经理和集团副总经理。公司的规模也不算太小,在国内年销售额在1.7亿人民币,员工150人左右。

  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比较明确的设计,回到大公司做中高层经理人或者自己创业。我在GE呆了近3年时间,现在在小公司又工作了一年时间,按理说前两步都算走出去了,但是我仍然心存疑惑:

(1)现在是否是时机实施下一步计划?一方面,我在小公司呆的时间只有1年,高层管理经验也只有1年,应该说职场的认可度不高。另一方面,我到这个公司来是有准备的,虽然只有1年时间,但我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这类公司的运作和管理,事实上,我现在感觉自己在目前岗位能力的提升已经提前到瓶颈了。

(2)我回到信息行业(软件业),有没有可能得到认可?公司的主业是医疗设备,我负责的是这些设备的控制软件,但毕竟很多医学上的东西我不熟悉,而且也不可能再有时间去把医学再学得很清楚。尽管我的技术背景较深,有的时候仍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3)我应该采用何种手段从技术方向走向市场方向?职业道路是兴趣重要还是背景重要?从背景上讲,我当然应该去做技术,但我也在犹豫走市场的道路。原因有几点:第一,我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人脉关系;第二,我公司正好有一新产品,我一直跟踪它的渠道建设和市场推广,对此颇有收获和体会;第三,市场带给个人的收益在一定时期后可能更为丰厚。请您指教。(提问者:超级虎)

分析:

  你现在遇到发展瓶颈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三年软件开发工作经验,在医疗行业专业度方面的支持力不够,随着行业的深入,你的“功底”就略显薄了;二是,你有一年的时间脱离研发工作,如果在回研发领域,需要一个过程,要求你在短时间内更新知识,迅速补充,虽然你有较深的专业背景,学习能力也强,但以你现在的年龄和职位,你对自己在进研发领域也是大打折扣的。

  从你的主述来看,你现在面临职业转型的问题,从技术转向市场未尝不可。你的优势在于,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脉关系,是你最大的社会资源。对于公司推出的新产品,你有机会一直跟踪它的渠道建设和市场推广,对你积累前期的市场经验很有帮助,你在大公司多年的管理经验和小公司一年的目标学习都是你进行职业转型的有利武器。

  其实,从技术转市场不一定要从最低的销售做起,那样的起点太低,对你也不适合。在IT领域,从技术转做项目主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的技术背景、管理经验、市场经验、与人沟通协作能力都将大有用武之地。

2、海归博士就业的困惑

  问题:我于今天1月份,完成德国的博士学业回国,专业是物理化学和电化学。很希望能够找一份研发生产方面的工作。

  可是从回国至今,都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学历太高反倒成了一种负担,大部分公司不愿意招收高学历的人才,感觉到是一种浪费。

  工作经验上,由于出国前有4年的工作经验,但往往又不及同类型的硕士甚至本科人才的经验丰富。经历过一些面试,但都以无结果告终。自己也感觉到很失望。(提问者:Willy_fish)

分析:

  你的优势是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丰富,劣势是缺乏工作经验,虽然出国前有四年工作经验,但脱离市场几年后就使你的经验流失了。目前,你需要整合自己的优劣势,使自己的价值点集中体现出来。

  你是学物理化学和电化学专业出身,专业本身不具有职场关注点。但是,在专业方向上结合个人职业气质、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能够延伸出许多市场需求的职位,那就是你个人职业价值所在。不妨寻求专业的职业顾问机构,做一下有关个人职业气质、兴趣和职业倾向性等方面的测评,帮助你正确认识自己,理清职场发展。

  同时,你需要正视目前的就业形式,留学归来并不一定意味着高薪高职。在求职的过程中,不防降低一下期望值,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后,先发展充实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会帮助你尽快的提高。你可以通过网站、媒体等渠道分析自己要进入的行业市场的整体就业形式,自己和目标岗位有哪些差距,职业匹配度如何,通过何种方式方法迅速补充差距等等。只有进行岗位分析,知己知彼,才能顺利求得心仪的岗位。

3、如何向营销人员转变?

  问题:我是一名企业管理硕士,有着10年工作经验,但一直是从事管理和规划工作,虽然工作过程中也经常与营销部门和人员打交道,有时甚至直接参与市场营销活动,但始终未正式从事营销工作。经过多年的工作和磨合,我发现自己对营销工作(尤其是品牌发展策划、市场推广策划等)更感兴趣,而且也为此作了大量的探讨,上级和同事也都认可我在这方面的成绩。我在原企业一直努力要求调到营销部门,但因本部门的原因始终未成功,为此我没有与原企业续签合同。我现在期望找一份营销工作,但人家都认为我缺乏营销经验而不认可。仅从实践经验来看,我的明显长处是企业管理,确实不是营销。为此,我很矛盾,我是应该继续从事管理呢,还是想办法转向营销领域?该如何转呢?(提问者:自己的公司)

分析:

  从你的介绍来看,你现在面临职业转型的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从市场营销转管理的居多,但从管理转营销的还少。你有着十年的管理工作经验,在工作中才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倾向市场营销。有时本人对自己的认知并不清楚,你在工作多年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你不妨做一下专业的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价值观等测评,对自己有一个更科学的认识,有利于您做出理智的决定。从您的主述来看,您对市场策划、品牌推广工作有很高的兴趣,并且您也确实在营销策划、组织策划、推广活动方面积累了一部分实践经验,你可以此为切入点,进入营销领域。走营销有两条路线:一个是做营销策划;一个是做销售。前者起点较高。从销售切入营销对你来说不太现实。

  你在应聘企业营销方面的岗位不成功,应加强简历方面的包装技巧。在工作职责中突出营销策划的经验,淡化管理。不妨降低一下对应聘企业、薪金方面的要求,尽早切入营销领域,迅速补充自己的实战经验。

4、如何确定我的工作方向?

  问题:我以前在中兴通迅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从毕业就到了中兴,主要从事生产技术支持,因为一些原因,刚从中兴出来,在一家小公司从事手机研发的测试工作,感觉技术类发展空间不大,本人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总是自己感觉工作效率较高,能很快完成任务,想问一下我做哪行会比较适合我呢?(提问者:angel39)

分析:

  你的自述材料并不全面,职业顾问了解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很少,很难对你做一个准确的职场定位方面的分析。在这里,简单的进行一下分析,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技术本来就是枯燥无味的,尤其是长期从事技术方面工作的职场人士,在工作多年后,很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技术的更新换代频繁,如果不能有效更新自己的现有知识,会遇到发展瓶颈。

  从你的介绍来看,你个人在技术领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从你本身性格来看,又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工作效率较高,不妨选择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不仅能满足你接受挑战的工作乐趣,而且还在实战中锻炼你与人沟通、谈判技巧,管理能力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5、继续还是放弃?

  问题:我毕业8年,目前入读在职MBA。前六年从事的都是市场销售方面的工作,其间曾经合作创业,后来考虑到个人兴趣与性格等方面的因素,决定转做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以了解实践企业全面管理事务。

  2003年6月至今的两年时间里,任公司总助,负责人事行政,面对新的工作内容有些茫然,但因为以前的经验积累,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性质、流程等内容,与员工的交流也比较顺畅,在规划、招聘、考核方面工作开展顺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在我觉得得心应手时,公司由于总部投资严重亏损而被迫停业。

  无奈地接受现实,还得重新寻找工作,可是这时候问题出来了:我应聘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职位成功率都不高,而且几家较好的公司都进入了第2、3次面试,但最终都落选。

  继续还是放弃?我不愿也不甘放弃我的选择和付出,但继续又是否是我的正确选择呢?(提问者:tiger1211)

分析:

  从你的自述情况来看,你现在面临是否进行职业转型方面的困惑。做了多年的市场销售工作,才决定向人力资源方面转型,可见,你在职业规划上没有为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

  目前,你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HR方面的管理工作,这是您在应聘HR职位失败的主要原因。以前接触过的只是表面的东西,缺乏整体、全面的管理经验。你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能力都有待提高,工作经验不够丰富,接触的模块也不很完整,建议您从知识、技能方面再丰富自己。

  无论从专业背景和经验程度哪个方面考量,都决定了你的“人力资源”之路肯定需要一个中长期积累的生涯规划才能获得成功,另外如何将你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效利用到这个生涯规划之中来,如何在职场市场条件下正确处理信息,也是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两大问题。

建议:

  希望您降低自己对应聘企业、应聘职级以及薪资的要求,先进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尽量在工作中接触更多模块的工作,注意在工作中的学习和体验。要有脚踏实地的步骤和计划,同时在实践中要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地区法规、行业现状和趋势、企业人才结构等重要信息,并随时调整和完善;其次,要经常性参加各种人力资源论坛和会议,了解人力资源领域动态,获得权威的信息和知识,及时跟进提高。要想在人力资源领域获得长足发展,参加人力资源的MBA学习和考核,除了提高行业资格和资质的目的,还为自己学术修养和应用研究的发展提供空间,让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