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们经过初选、笔试后,进入面试阶段。此时,对于面试人员 , 用人单位基本上已经有意向录用。但是,很多同学却在这一关卡住,甚至形成了面试综合征。下面,笔者通过几个真实的面试案例 , 通过点评来看一下在面试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
案例 1: 紧张的克服和自信的树立
张同学大学求职意向首选是国际 4 大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层层筛选 , 他如愿进入普华永道和安永华明的最后一轮面试,也就是要去见事务所的合伙人。能在数千大军中杀到见合伙人已经实属不易。然而,在见合伙人的时候,他特别紧张。在见普华的合伙人时,他叫错了合伙人的名字,并且临走时把包忘在了合伙人的办公室里;在见安永的合伙人时,由于是英文面试,他重复一个英文单词数遍,惟恐对方听不清楚,直至那位合伙人亲自打断并说明他已经明白了张同学的意思,他才明白该适可而止。结果是两家国际一流的会计公司都在最后面试时将他拒之门外。
李同学面试中信集团总部时,面试官问他对中信了解多少。他想了半分钟然后说道:我接到面试时还没来得及查看中信的资料,所以不太了解。面试宫对他说:“们招人自然希望他能了解中信,你还是回去在多了解了解吧。”
赵同学在面试人民银行时,面试官问他为什么想来人行。赵同学心里想到 : 还不是因为你人行权利大。但是碍于不方便直白的说这样的话,他一时没了主意。吭哧吭哧中,和人行说了再见。
点评:从上面的小插曲中可以看出张同学精神紧张,乏自信,倒在自己最想去的公司前;同学和李同学对用人单位缺乏了解,答不出常规问题。想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 给招聘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 就要克 服紧张 , 建立自信。想自信 , 就必须知己知彼,自己和用人羊位都有客观的认识。求职应聘,一个了解自己、了解用人单位 , 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能力与素质的面对面的接触。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能用特色和真才实学为自己铺就成功之路。
案例二 : 诚信建立和实话实说
刘同学在简历的著作栏里写下了曾发表过一篇关于汇率稳定的文章,期在面试银行时会有作用。结果面试中国银行时,主考官问起她对汇率稳定的观点 时,结结巴巴,不出个所以然。事实是身为会计专业的她对金融问题根本没有什么研究,是托金融的同学在所发表的文章后带了自己的名字。因此,也和中国银行失之交臂。
王同学一心想进入国际性的咨询公司,遭到拒绝后,而将目标所定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最后,有安永给了她面试邀请。原本此机会已是弥足珍贵,面试中 , 考官问到她还投递了那些单位时,同学将她投递过的单位如数家珍般一股脑儿兜出 , 表现了极强的兴趣。但她就是没有表现出对安永的兴趣。此情此景下 , 考 官也只能寒心将她拒之门外。
张同学在面试毕马威时 , 一心向主考官强调她特别 想进入该公司。在解择原因时 , 她指出毕马威的良好背景有利于她以后再次跳槽。最后 , 毕马威还是没有给她这个可以再次跳槽的机会。事后 , 张同学懊恼地表示她当时头脑发晕 , 但发晕的时候可以很多 , 面试时是决不可以的。
点评 : 上面的三个小例子讲得是在面试中既保持诚实的态度,又不可过于说大实话。刘同学以他人的文章充数,面试中漏出破绽,失去诚信 ;王同学和张同学大讲实话 , 令用人单位寒心 , 一拒了之。诚信是用人单位在招 聘新人时重视的品质之一 , 诚信也是社会交往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古人云 :“一语为重万金轻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人性化的选材用人 , 是用人羊位的管理方式。在进行双向选择时 , 应当将自己真实的情况展现在人单位面前 , 以自己的风采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同 , 进而与 用人单位达成协议。求职者的费尽心机 , 总会有露馅的一 天 , 到头来将是对自己最大的打击。然而 , 保持诚信和不讲大实话是不矛盾的。如果王同学在真实说出自己还投了那些羊位后 , 不是谈自己对那些单位的兴趣 , 而是表明在这些选择之间她对安永情有独钟 ,并且能够用足够的理由说服对方认为她说的话是真实的 ,那么王同学今天很可能已经是安永的一员了 。上面的张同学如果在面试时能保持清醒 ,可能不会说出跳槽之类的话 ,面试的效果应该会更好些。
案例三 : 不断总结 , 成功在望
梁同学在求职之初 ,屡试屡败。一天下午 ,他走进就业指导中心寻求帮助。我让他回忆前几次面试中 , 他自我 感觉有何失误。克思了一会后 ,他说在农业银行的面试中他过于紧张 ,说话没有条理 ;在光大集团面试中他没有说好为什么要加盟光大;在信息产业部的面试中,他没有回答好业余爱好是什么(他回答的是喜欢和朋友们喝酒聊天 )。在反思以前面试中的不当之处后,我让他在准备下 一个面试时,除了专业知识的准备,还要做到:事前自己以正常说话口吻简短的两分钟自我介绍;对简历中的每一方面的内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所应聘的公司要做到大致了解,并且一定要想“我为什么要来,我来了能做什么这样的问题 ; 面试时注意说话的语速和音调 ,以保证让面试官听清楚。一周后 ,他满脸欢欣地再次走人就业指导中心 ,对我说他参加了人民保险公司的面试 ,在11位主考宫面前 ,神态自若 ,回答流利 ,有理有据 ,得到了面试官的一致好评。一个星期后 ,我接到了他的电话 ,他被人保录取了。
点评 :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成长的好机会。经历了失败能及时总结经验 ,在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自信心 ,才能不断增加成功的砖码 ,达到成功的彼岸。另外 ,作为毕业生 ,有一个其他求职者无法比拟的优势 ,那就是在你身边有一群和你有一样经历、一样奋斗目标的同学 ,还有一直关注你成长的老师。 他们足以成为你的援助组 , 足以在你困惑的时候指点迷 津 ,在你斗志涣散时给予激励 ,在你胜利时送来喝彩。所 以 ,在你为面临毕业、面临找工作而苦恼时 ,最好的办法是找人聊聊 ,及时疏导情绪 , 积累经验 , 以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下一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