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些“神秘人”。
办公室里,他们恪尽职守,从来不会把烫手山芋随随便便抛给同事;他们的职位不一定最高,但人缘很好,总是亲切,温和、值得信任;乍一看,他们普通得同我们一样,似乎没啥大爱好,可一到周末,人总没了影,临时打电话找他凑数,电话那头,他一副很抱歉的样子:“改天早点约我。”
这些人常常让我们猜测,似乎,他内心的热情要大过表面100倍,但是你看不到。
比如这个正坐在衡山路酒吧里和一大群人一起看球的徐锋,名片上,他的身份是机场旅游部门的销售兼团委书记,可一下班,他就有了另外一个身份―――1000多名申花“蓝魔球迷会”的会长。
仿佛“纳尼亚传奇”里的魔橱,一分钟前他还端坐在办公室里,接常规的电话,写常规的小结,见常规的客户,一分钟后,他忽然摇身一变成了会长―――坐在另一个办公室里,主持由自己召集的核心团队开会办公。
“会长”这个名头并不能使他的工资再多500元,然而,这个“长”使他成为了8小时后那个团体里的老大。
于是,他多出了很多不在办公室完成的工作:他必须自费“出差”,韩国世界杯期间,他去那里看球,更重要的是考察邻国球迷会的先进经验;如果有空,他下了班定要亲自去参加申花队的各项新闻发布会,球员、教练同他都是朋友,有信息需要经常沟通;他还是球迷协会的发言人,几乎所有的体育记者都有他的电话号码。
每个赛季,开赛前的那些天,是徐锋最忙碌的时光。他要向会员发放套票;要培训新的鼓手练习统一整齐的加油口号;他要在拓展球迷会规模的同时,与其他球迷会的会长共商大计―――为了早日实现“申花球迷一片蓝色”的理想,说服大家放弃小规模团体的名称……
但是,到了周一,他又将按时上班,将领导安排的工作处理妥帖,如果不是后来名气越来越大,纸包不住火,同事们至今不会知道身边出了个会长,“不能发展同事入会,我还要留着他们,万一有球赛同我换班呢!”
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吗?没准,他也是哪儿的会长哦!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