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一门外语让你受益匪浅
著名的麦肯锡(Mckinsey)公司预测:在未来五年内,既有技术背景又有良好的语言能力的人才将有很大需求。我国将大量需求善用外语沟通的高端技术人才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在职的中年技术人员缺乏语言优势,在校大学生虽然能通过四、六级考试,但是普遍缺乏流利的外语会话能力,这也是高端人才缺乏国际竞争力的薄弱环节。
综观国外,美国的挑战者(Challenger)公司预测美国将来就业状况也提到了外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美国国际型大公司今后都需要会外国语言的人才,这样才能派往世界其他各国工作,才能实现企业国际化运作。其首席行政官预计只会说英语的人将无法申请更不可能得到类似工作机会。
因此,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育势在必行,外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应试教育取得书面高分上。特别是研究型高校要加强外语教学,把培养目标放在让学生能流利说好一门外语,外语语种并不限定为英语,但要达到流利对话程度。
热门专业预测
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将大量需要如下人才:
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人才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
农业科技人才
环境保护技术人才
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
国际贸易人才
律师人才
核电、航天工业、制造业专业方向就业会火
在前不久进行的浙大06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上,仅仅中广核一家单位就招聘了40多名学生,其他不少单位都表示相关学生有多少就要多少,这些专业的学生明显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目前,我国核电发电仅占总发电量的2%,估计6年以后有望达到4%,但是国外已经大量利用核电发电,比如法国该比例已经达到75%以上。试想,如果我国未来要达到30-40%核电发电比例,每一个核电站需要1000人为计,这样计算出来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可观。据悉,像中广核这样的企业将向应聘者提供大量的国内外培训机会,在试用期间月薪就可达八千,一旦核电企业增加,相应的骨干技术人才就会得到很快的升迁,个人发展有相当前景。
航空航天专业和制造业前景看好。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已经发射升空成功。接下去走出太空舱进行地面活动,建立空间站直到空间站对接,赶上世界一流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投入。过去,优秀的大学生不愿意到航空航天部门工作,因为条件艰苦收入低,但是目前已经大大改善。2005年航天科工集团在京单位就招了1151人。据中国航天集团人力资源部介绍,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中航集团职工的收入比国内同地区的收入水平高得多,而中航骨干人才的年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
制造业发展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出口产品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从发展的眼光看,把“世界车间”打造成“世界工厂”势在必行。制造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这些都是研究型大学培养人才的方向。
来源: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