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4年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外地生源,就读于上海的一所理工科大学,学校不怎么有名,排位30来号。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4月13日,我共收到过26个面试通知,面试了22次,终于在2004年4月13 日签完所有协议,完成所有手续,“卖身”成功。
七家公司徒有其名
被我列为第四类公司的共有7家,其中两家是做保险代理人,两家是房地产经纪,3家是台资。
两家保险公司不知道从哪里获得了我的个人信息(应该是公共的求职类网站),打电话给我。刚好那时候3月了,我有点急,所以去了。两家公司都是一去就派一个老师过来上课,可是那所谓老师的保险知识连我都不如。好容易要等到面试了,我和一个上海交大的毕业生赶紧逃离。搞笑的是,一个星期后,他 们居然打电话给我,说你初试已经通过了,我狂晕。
两家房地产公司,第一家给我的印象就是员工素质差。我在等面试的时候,他们在那狂吹:我是流氓我怕谁,我是中介我怕谁,真是受不了。我在那站了会,和他们聊了几句,就溜人了。
另外3家都是台湾公司。一家是我在公共求职类网站应聘时找到的,网站上说得很好,去了后才发现很差。一家是XX集团上海总部,照理说这是一家很有声誉的食品企业,但进去面试时发现这家公司一点也不尊重人,完全是把员工当贼防的架势,更不用说我们这些才去应聘的毕业生了。还有一家SR国际机构上海代表处做传销,我对这样的工作兴趣不大。
总结:
1.保险代理人、房地产经纪,一般的本科生都不要去,不是说挑三拣四,这两个行业的普通从业人员素质都不够好。
2.不要去公共的求职类网站应聘,骗人的实在多,除非是有声誉的大网 站。
3.许多台湾企业并不是我们想像的好,待遇低,还极不尊重人。
六家公司的销售职位
这6家公司有两家国企、3家民企、1家美国公司。
先说两家国企,一家是IT,职位是销售笔记本电脑,要在外地工作。这个品牌刚成立,明显是弱势品牌。我不大看好它的前景,这或许也和我一开始择业的目标有关吧,我认为做销售一定要去实力强的公司。以我的经历看,选IT类的销售要慎重,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环境太复杂。
第二家国企是位于上海市闵行的一个厂。面试很夸张,我对面是厂长兼党委书记,旁边是副厂长。两个人很会说话,最后竟说到我家那个镇上(我家是苏南农村的)。最后由于专业的方向不同,(他们是涂料行业,我毕业设计、论文是塑料)于是就不了了之。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国企薪水不高,环境也不好,但很正规,各种福利也是健全的。上班时间连中午吃饭一共才8个小时,估计在那上班一天就六七个小时。虽然轻松又稳定,但在种环境下,上进心可能很快就没了,要跳槽也很难,因为国企在这些方面规定很严格。
再说那3家民企。第一家很典型,就是做国外产品代理的小企业。公司楼下是厂房,工人在锯木头,楼上是办公室。我在那站了一会转身走人。
第二家民企在上海有名的漕河泾工业区内,是一个校友打电话通知我去面试的。校友跟我说,这家公司是另一个校友博士创立的,里面很多员工是校友,最后要求我做一份pvc地板的市场调查,星期天去面试时交给他。我一口答应。星期天到了,给我面试的却不是打电话给我的人,辛辛苦苦做的一份调查白做了。
接下来面试则更奇怪。面试官长得白白净净,说话却极其粗鲁。谈薪水了,他避而不答,却跟我大谈什么销售这个工作要努力啊,销得多就拿得多之类的话。再谈户口问题,他又说:“小王啊,有些事要学会变通,你可以先在这做一些实习工作,做得好,到时什么问题就都解决了。户口不过是某些公司常用的骗术啊,骗你去给他们白干。”我忍住没接他话茬,随便找个理由,结束了对话。
最后是一家美国公司。这家也是销售,老板是个台湾女人,英语很溜,谈了一大通,最后把收入说得很高,实习期也有3500元以上。其实这3500元是和销售业绩有关系的,还要和call rate挂钩。不要说完不成,就是完成了让他随便找个碴,七扣八扣也就没了。不过我当时没这么清醒,也就听她吹,最后谈到“四金”,她说只有“三金”,住房公积金(最重要、最大头的一个金)是奖励性质的。又说到户口,她说要看你表现。我故意拿出就业协议书看她肯不肯签,结果当然是不肯,只肯签她的part time合同。
在我看来这家所谓的美国公司也就是一个外资小公司,只是打着外资的牌子,就在中国耀武扬威。我们在求职的时候一定要睁大眼睛,别给蒙蔽了。
总结:
1.大家看到了,我说的这6家大部分是做销售。或许是个性问题,我认为销售是个麻烦的工作,或者说挑战性,风险性大。尤其对一些小公司的销售职位更要注意。
2.对一些大学里所谓的博士、教授创立的企业则要十二分的小心。其中很多人在学校时就靠着自己手下的硕士生使用廉价的高级劳动力,本科生在招聘时对这样的企业一定要小心。
3.就业协议书最好带在身边,不要签他们的合同,要签就签那份协议书,协议书就是试金石。反正签了你也不会损失什么,大不了你不满意就撕了它,重新去领一份。(这一招慎用,一招不慎,有伤身之虞。)
4.得到面试通知了,最好用google搜一下这家公司。搜到信息多的话则有戏,如果信息少则谨慎。然后仔细了解一下公司的情况,做到面试时的知己知彼。
5.国企其实是不错的,压力应该很小,对于想安稳过一辈子的人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 我的22次面试(下)
来源;中华英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