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是一场令人越来越难以忍受的游戏。就业,一个充满期待和困惑的问题摆在所有莘莘学子的面前。平身第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就象小鸟第一次站在窝巢的边缘,或者蒲公英裸露在绽开的外壳上跃跃欲试,我该落到哪儿去呢?
“好企业”是首先映入眼帘的东西。好企业总是意味着丰厚的薪资福利、严谨的管理、人性化的企业文化,意味着良好的培训、丰富的职业历练、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此等等,好企业提供有保障的生活和有成就感的事业。然而好企业不是慈善机关。
每个毕业生都倾向于认可自己没有经过检验的所谓能力,然而怀揣一腔激情的求职更多时候象冒昧的示爱:不知道如何恰当的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没有办法获得对方的好感,也不知道如何展现自己的能力,甚至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于是成千上万的求职者有机会通过有礼貌的拒绝体会好企业的魅力。
时下职业指导会告诉你:不管怎样,先就业再择业。
这几乎是万般无奈之下的淳淳良言。事实上许多人就是这么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他们为自己的忍耐和机变而得意,因为不少人最终修得正果。我们不妨看看“坏企业”通常如何表演,其丑陋和可笑如何葬送我们的青春和职业生涯:
其一,“地下游击队”。这样的公司通常3、5或7、8人不等,没有营业执照,没有正经的办公场地(通常睡觉工作在同一个“两室一厅”内),没有自己的产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试用期很长还可能没有底薪,但许诺是慷慨的,他们要你销售别人的产品(往往是“三无”、贴牌、冒牌),还抓住任何机会克扣你的工资。你之所以干不是因为你傻,而是因为“暂时”没有别的出路。
其二,“吸血鬼家族”。如果有幸,你会进入这么一个公司:男的是总经理,妻子是财务经理,小舅子是市场总监,甚至小女儿的京叭狗在总经办还落一纸箱。他们团结一心,凡事亲历亲为,工作时间是越长越好,工资可以扣到你倒欠。先干着呗,你通常会这么和朋友说。
其三,“无为而治”。运气再好一点,你就会落入这样的境地:老总对主营业务不太懂,也没有长期发展计划,得过且过,好的建议通常一律枪毙,没什么本事的人善于和上司“交流”,有能力且安心工作的人总是带走大量资源。但是他们不会倒掉,你清楚原因,有时也为能偷懒而心里平衡。
其四,“冒险者乐园”。你其实是因为该公司的堂皇形象才费力挤入的,随着和公司的磨合,开始有人示意你干一些你不太喜欢的事情,比如合同陷阱、业务的配合、如何引导消费者、“合理避税”等等。你干了,就赚到钱,获得尊重。你不干,也没什么了不起。但是你通常会干的。因为他们说这只是一个成长经历。
其五,“创业公司”。态度诚恳充满工作激情的领导,在你的面前描绘了一个壮丽的职业前景,于是你一激动,加入了进去。不要管理,营销、营销、还是营销!你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公司也有了起色,当然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更多的人进来了,当然会有一些上司的亲友故交,后来,几个合伙人终于爆发了激烈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