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日益受到社会关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同时,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超过1400万,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人,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当前,虽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情况比较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毕业生总量已经过剩。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人口数量的35%,在日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人口数量的23%,而在我国,目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数的5%。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大学生就业难有两个原因,一是结构性就业难,二是总量性就业难。结构性就业难指的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有一定的差距而引起的就业难,总量性就业难指的是大学生的总供应量大于社会总需求而引起的就业难。有关人士对上述观点还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假象。如果当真没有生活来源,没有父母可以依靠,相信其中不少人会转变观念,不再“等、靠、要”,而是趋于实际,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还有一些大学生,他们宁可在大中城市“漂”着,也不愿意回到家乡或者容易让自己找到工作的小城市或城镇。
劳动部门数据表明,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大多数大学生想去党政机关工作,而只有极少部分的人才能实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是高等教育体制缺乏与就业市场紧密对接的机制,高校与大学生就业市场关联度低。毕业生要走向市场求职,而专业设置却是计划经济的思维。高校设置专业是按照自身的师资力量安排,多数课程学习对于学生就业无任何意义。二是就业市场缺乏有效的政府行为。因为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要培养就需要成本投入,每一个用人单位都想节约成本,都等着别人花钱来培养人才,而让自己的企业搭便车。这样就造成了单个企业的短期的理智行为,变成了整个市场经济、社会、国家长期的不理智行为。三是大学生就业难引出了大学生质量问题。就业越来越难与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发生矛盾,与培养成本越来越高不和谐。同时,就业难又与培养模式的三大深层次矛盾交织在一起: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矛盾,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矛盾,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分歧。
近几年,我国GDP保持9%左右的增速,为什么就业机会增长如此有限呢?大学生就业本质上是市场问题,就业难是正常的市场现象。长期以来,各地以GDP作为经济增长的具体指标。GDP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顺序是投资、消费、价格、进出口等。这就是说,在考虑经济发展的时候,价值取向向经济增长倾斜,而把充分就业放到次要位置。追求经济增长并没有错,但除了考虑经济增长之外,还要考虑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分配等问题。从长远来看,这些子目标和总目标之间应该是一致的,但从短期看,总目标和子目标之间可能是存在矛盾。就业和经济增长本来是经济发展中两个紧密联系着的方面。一般地说,经济复苏和繁荣将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改善就业并提高劳动者报酬;反之,经济衰退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失业和减少居民收入进而导致消费需求减少和通货紧缩。因此,在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对于失业的治理和经济增长的刺激其实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刺激经济增长就意味着扩大就业,遏制过热就意味着增加失业。
目前,推动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主要依靠大企业和高新企业,他们在政策上得到很多优惠,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相对而言容易很多,这些企业经济总量翻番并不会带来多少就业需求。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而在我国这些企业发展却很慢,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相对而言就难多了。要充分就业,就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优惠政策就要向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倾斜,金融部门应制定具体措施和办法,支持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还要从症结上内外兼修,政府和市场明确定位,形成良性互动。在高等教育体制中要建立健全与就业市场对接的机制,从“输血”转为“造血”,从“象牙塔”转为“无围墙”,从“独木桥”转为“立交桥”。在明确高等教育是公共物品的性质和不断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要强化与就业市场的关联机制。解决就业与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目标,绝不是哪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的工作,就业问题牵涉从中央到地方,牵涉社会的方方面面。广辟就业门路,解决就业问题,是巨大的社会性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民共同努力。
来源:金时网・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