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高校频道 » 高校动态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大学生寝室练摊引发争议

  “大二以后,同宿舍的两个女生开始在宿舍里卖方便面、化妆品等。刚开始自己还觉得挺方便,但慢慢地,不少人深更半夜来敲门,觉得很受干扰。”近日,记者在省城某高校采访,大三学生王凌(化名)谈及自己的同学在寝室“练摊”的情况时,颇感无奈。
  记者了解到,眼下,大学中利用课余时间批发或者网购商品,面向同学销售的“小商人”已是屡见不鲜,且所售商品种类繁多,从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到化妆品、时髦衣服,乃至二手相机、手机、MP3等数码产品等都有。还有的干脆几个学生联手,凑钱在寝室里开起了“小超市”。采访中,省城某高校大四学生小韩告诉记者,她来自聊城东阿农村,家里收入不高,她和弟弟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父母提供学习和生活费用非常吃力。迫于经济压力,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她尝试着从网上批发一些化妆品,面向同学销售;虽说比较辛苦,但几年下来,不仅不用从家里拿生活费了,还赚了不少学费。
  “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做点小生意,赚点零花钱,我们不反对,但对在寝室里建什么‘小超市’持反对意见。”采访中,我省某高校学生工作处的张处长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学生“练摊”原因不一,有的是因为家境较差,想通过倒卖点小商品补贴己用;有的是想自强自立,通过“练摊”练胆,赚点钱后就外出旅游或者购物。另据了解,现在很多高校新校区远离市区,虽然学校里面也有超市,但买东西要跑很远,很不方便,这也是学生“练摊”的原因之一。学生“练摊”也有风险,很多同学由于经营不善或者合作纠纷,坚持不了多久,一些商品最后只能自己消化掉,有的甚至为此背上债务。
  张处长告诉记者:“学生应以学习为主,但如果简单禁止他们‘练摊’,可能会引发他们的反感。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主要是正面引导,提示风险。除了这些,家长也应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尤其对开店创业应持谨慎态度,如果不懂得经商之道,最好不要大量投资,毕竟,投资就有风险。”
  对于同学“练摊”,很多学生表示理解和支持,因为就近购物很方便。但也有些学生抱怨:“经常深更半夜了还有人敲门,觉都睡不好。”

编辑: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