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吃饭上花销多了些,其他的能省就省了。”9月9日,山东师范大学大四学生陈颖对记者说。记者近日走访高校发现,食堂的饭菜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此有点吃不消。
“茶鸡蛋由5毛涨到了8毛,包子从5毛涨到6毛,肉饼从8毛涨到了1元,鸡蛋面、拉面、刀削面等面食也平均上涨了5毛。我最爱吃刀削面了,现在也只好能不吃就不吃了。”开学十来天了,食堂饭菜价格的变化,让陈颖和周围的同学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压力。“我平时比较节省,原来一天三顿饭花五六块钱,如今得花8块钱,一个月下来,饭费比以前多支出了五六十元。”据了解,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学生每月生活开销约增加50―100元,现在每月平均消费450元左右。
“有些家里本来就比较困难的同学觉得负担加重了。”陈颖说。陈颖的同班同学,特困学生孙平(化名)谈起饭菜涨价,说现在不大舍得吃菜。为了挣补贴,已经有两份家教、一份学校助管工作的孙平,正在四处寻找其他兼职机会。
目前高校食堂的肉、蛋、菜涨幅较大,个别面点有小幅上涨,米饭、馒头等主食价格相对稳定。“素菜上涨10%-20%,价格一般在1.5元以内;肉菜上涨20%-30%,多数在三四元。”山东大学东校区饮食管理中心王经理介绍,由于食堂各类原料在市场上都涨价了,食堂饭菜价格必然要跟着调整。比如菠菜1公斤近日从1元左右涨到了4元,芹菜也涨了1元多;里脊、猪肝、鸡腿等肉食平均每公斤涨了2―4元。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所涨有所不涨,是我们学校的原则。学校会尽量稳定一二层楼的学生供应窗口的饭菜价格,涨价主要是在三四层的零点餐厅。”
“虽然我们学校饭菜价格没涨,但是感到量少了。”某高校大二学生小李对记者说。该学校食堂负责人透露,尽管学校要求尽量稳定饭菜价格,但是餐厅还要保证正常运营。“总要够给员工发工资的吧。”该负责人摇摇头。据了解,近年高校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现在多数食堂是承包经营的。
相关链接:
各高校力稳饭菜价
如何应对副食品涨价对高校食堂饭菜价格的影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高校积极行动,通过加强食堂管理、落实优惠政策、向学生提供补贴救助、加强宣传工作等多项措施,做好学校后勤保障工作。
山东大学要求加强专项督导检查,对学生食堂饭菜价格进行动态监控。
山东师范大学狠抓食堂加工环节、制作环节管理,调整菜品结构,合理搭配菜品式样,保证低价菜品的比例。
山东科技大学实行集中采购,做到从货物源头采购,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裁减食堂冗员的同时,对经营者实行水费减免、空调免费等优惠措施。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设立饭菜价格公示栏和质量监督台,公布了投诉电话,及时回应学生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