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大学新生自备电脑,校方的初衷很好,但电脑既可用来上网打游戏,不也可以用于学习吗?如今电子、网络科技日新月异,很难想象,一个与电脑、网络“绝缘”的大学生如何成材?也就是说,大学生自备电脑有利有弊。更重要的是,不让大学新生自备电脑,就能防止他们沉迷于游戏和网络吗?显然不能。他们可以去网吧上网,甚至来个彻夜不归,那就更不好管了。
应该认识到,大学生多数已是成年人,如果部分人长时间沉迷于网络、看影碟、玩游戏而影响了学业,那么他们因此受到的“惩罚”就是功课不及格需要补考,甚至不能按时顺利地毕业。学校把住这个惩罚“关口”就行了,而无须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管得过多。
用管理小学生的方式管理大学生,是我国高校管理长期存在的一个误区。高校管理者像为人父、为人母一样,费心劳神地规范大学生的方方面面、一言一行,其立足点就是把大学生当成不懂事的小学生,虽然初衷都是好的,但容易引起很多大学生的反感,好心并没能办成好事。
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要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个性发展空间。学校的管理措施越严、越细,就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越容易把学生打造成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刻板、僵化的人才。大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拥有较多的自主权,学校应该分清该管的和不该管的事、需要强行限制和需要加强引导的事,适当放松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在不该管的事情上采取“无所作为”的策略。易家言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