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学生打来求助电话
10月6日,江西南昌大学一名姓谢的学生给本报记者打来求助电话,说他怀疑自己一个姓卢的同学在我市参加了一个非法传销组织,想通过记者对其进行劝说,使其能尽快脱离传销组织。随后,记者与那位卢姓同学取得了联系,并约定在市区五一广场见面。
当晚,卢姓同学带了一名女同学与记者见面,向记者诉说了在我市参加一个化妆品活动的经历。听完他们的诉说后,记者明确告诉他们,参加的肯定是传销,劝他们尽快离开那个组织。卢姓同学对记者的话半信半疑,而那位女同学一直在低头发短信。很快过来3名小伙子,问记者到底想干什么,并将两人带走。
短信联系听课时间和地点
7日上午,卢姓同学给记者发来短信询问有没有去听课,并表示他们每天都坚持上课,说记者只需听上三节课,就不会相信他们所从事的活动是传销。当日上午,记者赶到该宾馆二楼会议室,只见会议室大门紧闭,没有看到参加活动的人员。之后记者得知他们上午并不上课,下午1点多才开始正式上课。
8日下午4点,记者来到该宾馆会议室,听到里面传来讲课的声音。记者随后与工商、公安等部门取得联系。
多部门联合行动
接到报警后,周口市工商局川汇分局、黄河路工商所、火车站派出所等单位执法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入不大的会议室后,只见里面坐满了年轻人,前面放着一张黑板,写着他们讲课的内容。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了讲课的人。这些年轻人看到工商、公安人员进来,没有丝毫害怕的样子,个个嘻皮笑脸。记者从现场搜出的听课记录上看到了拉人头、传销、解除顾虑、激励上线等内容。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供销宾馆客房部经理以种种理由推托,称这些人当天才到该宾馆,她对传销一事毫不知情,其他负责人也是一问三不知,拒不配合执法人员协助调查取证。
经执法人员询问得知,这些年轻人多是来自湖南、江西等地的在校大学生,有的刚上大一。
周口市工商局川汇分局经济检查大队一负责人介绍,这个传销窝点是目前为止我市所查处的传销窝点中较大的,而且针对群体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对社会危害比较大。像他们这些人,90%既是受害人员,也是传销人员,但传销头目都在外围,不进入现场。他们所从事的被称之为人头传销,既没有商品,又没有财物,行政执法部门很难控制,像这种情况需多部门配合执法。
截至发稿时,记者得知执法人员已对这些传销人员进行了身份证登记,现已全部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