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高校频道 » 高校动态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专业不对口 大学生实习被安排去酒店传菜

 “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二学生被安排去酒店当传菜工、去包装厂当包装工,这样的实习究竟有什么意义?”今天,一所高职院校的多位学生家长拨打本报热线,对学校的做法提出了异议。而学校则表示,这种做法是为了锻炼学生。

据市民王先生介绍,他的孩子在城阳区一家高等职业学校读电子商务专业。今年一开学孩子应该上大二,可学校却组织他们去实习了。让学生去进行社会实践他是支持的,但听孩子说了实习地点后,让他无法理解。“孩子和他的同学被分成了几批,有一些孩子被安排进酒店当传菜工或服务员,还有一些孩子被安排进了包装厂当工人。专业如此不对口,这样的实习有什么意义?”

记者与其中一家酒店的潘经理取得了联系。潘经理表示,确实有一批在校学生在他们店里实习。对于家长们的担忧,潘经理表示,可能从专业上不一定对口,但这也是一个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的方式。

在这家酒店里,该职校的学生们已经实习了两天了,他们对这个实习岗位还比较新奇,但却发现了一些不太能接受的东西。“就拿报酬来说吧,酒店招聘的服务员,一个月能拿到 1000元的底薪。而我们干同样的活,一个月却只能从学校拿到 400元。”实习生小东告诉记者。

而该酒店人事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支付给实习生的工资是要比 400元高,具体支付多少不方便透露。

记者与这所学校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工作人员表示,学校确实组织了大二学生去一些用人单位实习。他认为,这种做法是为了响应“高等职业教育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是一种锻炼学生的积极做法。对于专业不对口的问题,该学校负责人表示,对口的岗位不能满足众多学子,因此也选择了一些其他类型的工作岗位。这位工作人员拒绝向记者透露学校能从酒店收取多少的劳动报酬。

“高等职业教育应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思想是没错。但应该搞清楚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专业对口、学以致用,以实践来促进学习。”有关高职教育研究专家指出,学校这种做法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主管部门应该警惕个别学校以实习为名,将学生“卖”出去做廉价劳动力的做法。

编辑: 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