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实习处境尴尬
不对口与零“薪酬”
“每天早晨9点赶到兰州火车站的一家宾馆,住宿的客人起床后便进去收拾床铺、打扫卫生,晚上5点下班。午餐几乎顿顿是牛肉面。”兰州市安宁区某高校严姓同学这样形容自己的暑期实习,语气充满了忧伤。
每到暑期,不少大学生为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未来求职增加砝码,都会选择实习,但结果却差强人意。许多招收实习生的单位都是一些销售性岗位,专业对口性无从提及。“到了实习单位后,他们总是把一些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的活派给我们,又累还学不到东西。”记者了解到,目前,实习生成为打杂工或廉价劳动力的现象普遍存在。
对此,一些实习单位也道出了他们的无奈。“大学生没有经验,不能马上上手,只能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兰州市一家注册评估师培训处的修经理告诉记者。对于是否为实习生安排指导老师,她坦言,“指导实习生要付出人力、管理成本,即便安排老师,但由于都有各自的工作,不可能为此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目前大学生实习另一个不可避免的规则是“零薪酬”。和小严在同一所高校的财贸系大二学生许辉告诉记者,每天坐车、跑市场、吃饭等费用都在20元以上。“我和很多同学都基本接受了‘零薪酬’这一实习规则。刚进入社会赚不赚钱并不重要,关键是能不能学到真本事。”
采访中,很多大学生还告诉记者,现在实习也要竞争上岗,往往二三十人的岗位,最终获得实习机会的只有七八人。
实习处于“放羊”状态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大学生实习仍然处于“放羊”状态。期间,学校或放手不管,实习单位学生自己找,实习效果也不过问;或联系好实习单位后就把学生交给实习单位;或想让企业多关照,但企业往往忙于正常运转,无暇顾及实习生。这样,许多大学生就被尴尬地夹在了中间。
而从实际操作看,找实习单位并不比找工作轻松。记者从省人才市场了解到,目前并没有专门为实习岗位举办的招聘会,需要实习生的用人单位一般在招新人的时候顺便招。一份调查报告也指出,目前国内仅有5%左右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这些企业大部分为三资企业,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像兰州这样的二三线城市,提供的实习岗位则更少。许多大学生甚至选择自己掏钱实习。
修经理告诉记者,暑期实习一般最多两个月,因此企业不会把重要岗位拿出来。而销售岗位一直缺人,实习生刚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缺,所以实习生往往被派往“卖东西”的岗位。
在近期兰州市举办的一场招聘会上,西安一房地产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责任感差、专业性弱、工作情绪化等是体现在很多大学生身上的弱点,也是企业难将其与合同工一视同仁的原因。“有些大学生实习期间说走就走,缺乏约束性,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很难保证。”
有关人士提出,由于国家层面缺少宏观协调,学校、企业等独立系统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从而导致大学生实习问题连连。
“实习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一个必要过渡期,而企业接纳实习生既为社会提前储备人才资源,也拓展自己今后选才的机会。因此,学校和企业应联手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管理平台,让学生接受很好的实践锻炼。”省就业促进中心的指导老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