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须善待人事档案 未迁户口影响购房程序
眼下又到大学生毕业的阶段,部分高校毕业生忙着找工作,顾不上档案存放管理,把档案留在学校便潇洒离校了,殊不知这样会给将来的职称申报、购房等带来很大不便。6月29日,记者找到一些毕业不办相关手续的案例,并请有关专家进行讲解,提醒广大高校毕业生妥善处理好自己的人事关系。
不管档案 影响职称申报
张先生和李先生是同窗好友,2004年毕业于广西某高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一同来到南宁某建筑公司,由于公司急于用人,张先生和李先生匆匆办完离校手续就去上班了。张先生是本地生源,毕业后抽时间把户口落回家里,档案则委托人才中心进行管理。李先生是外地生源,毕业后就没理档案这些事了。
7年后,两人逐渐成为公司的顶梁柱,由于公司人事变动,拟提拔两名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为公司副总,张、李二人表现都不错,但由于李先生没有职称最终错失良机。
原来,张先生在人才中心进行了人事代理,每年都抽空申报相应职称,在2009年就取得了中级职称。李先生则认为,聘用人员靠业绩立足,职称和收入不挂钩,没职称也不要紧。如今,后悔莫及的李先生想申报职称,只得从初级开始了。
为缓解毕业生择业期压力,有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无法就业的,档案可留在学校两年。不少毕业生认为,把档案留在学校既安全又不要钱,即使逾期不转,学校肯定也不敢把档案丢掉。
专家提醒,毕业生在步入社会的2~3年内工作通常会有所变动,所以往往疏忽落实档案托管一事。对于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应在就业后马上回学校办理就业报到和档案转出手续。档案转到人才中心后,由人才中心为毕业生提供职称申报、工龄计算等服务。
未迁户口 购房手续变繁琐
浙江生源的温先生2009年毕业于湖北某高校,同年10月来到南宁工作。2010年,温先生将档案迁到南宁,但考虑到买房时可以转户口,就没把户口迁过来。
今年5月,温先生在兴宁区一楼盘看中一套商品房,受“限购令”影响,他开了社保缴纳证明等手续,此外还需本人的户口本,户口本上若是没注明“未婚”,得在生源地民政局开未婚证明。
为了买到心仪的那套房,温先生马上联系父亲帮在老家开未婚证明。当地民政局要求温父拿出儿子在公证处开的委托书。之后,温先生从南宁市公证处得知,开公证委托书要15个工作日,而且还得出示户口本。
加上把户口本从浙江邮寄到南宁的时间,来来去去得近1个月。6月20日,温先生看中的那套房子已被卖掉,他只得再四处看房,“要是早点把户口迁到南宁,就没这么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