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学生退学不必大惊小怪
端午节后,南科大一王姓学生再未归校。有消息称,他不满拒绝高考行动,不满被代表,召今已退学。昨日上午,记者致电南科大校长朱清时,他表示,知道该生退学一事,“原因不是别的,就是他不上课,考试也不参加”。(6月29日《新京报》)
南科大作为高校改革先锋,凡是与她有关的信息瞬间就会变得异常吸引眼球。从南科大自主招生,到南科大自授文凭,再到南科大学子拒绝参与高考事件,全国的教育目光几乎都聚集于此。其实,上述事件引起轰动倒也合情合理,然而今天,南科大一学生称因不满拒绝高考行动而退学,竟然也如同一枚重镑炸弹,引起了舆论的超常震动,这似乎有点反应过度了。其实,大学生退学就像是工厂辞工一样,再正常不过了,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之所以南科大学生退学有这么强大的舆论吸引力,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很多媒体想借助南科大学生拒绝高考的由头,想再一次夺取受众的眼球,提高点击率与发行量;二是南科大作为教育改革的希望,她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中国教育的成败与走向,谁都很难跳到这个魔咒之外。
因此,很多媒体人做足了这两点,凡是南科大的信息,他们都会把脸贴上去报道。以致本来普通的退学事件,就因为沾上了南科大的边,媒体就像上了瘾似的去报道。如果每条新闻都以这样的方式报下去,结果只会造成大众的眼球疲劳,就像“艳照门”所引起的一系列“门”新闻一样,在事件被炒作到高潮的时候,几乎所有能与“门”字挂上钩的事件,无一例外的带上了这个吸睛的套子。
其实,任何一个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不接受到接受的过程,我们不能期望南科大一下子就从改革的泥淖中蹦出来,她也需要适应社会环境,她也需要不断修正。所以,即使是南科大出现了学生退学事件,我们也不应该表示过分的震惊,因为再好的大学都有差生,再完美的计划也有难以预料的缺陷。同样,南科大有退学的学生,清华北大照样会有退学的学生。可是我们为什么对北大清华的学生退学都不感到意外或者震惊,反而对南科大学生退学表现如此诧异呢?
说到底,我们没有必要被媒体牵着鼻子走,没有必要对南科大学生退学表示过度的敏感。虽然南科大有着特殊的使命,有着与众不同的培养模式,但不管是拒绝高考也好,还是特立独行也罢,我们都应该给她一个独立思考与发展的空间,而不是动不动就大惊小怪,用舆论施压,杞人忧天,而是给予南科大一个和善的空间,或者十年,几十年之后会证明这种心态才是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