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高校频道 » 高校动态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就业压力增大 大学生自我否定引深思

又是一年毕业季,新一轮的大学生就业潮也开始涌现。据帮考网记者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就业调查显示:不少高校大学生对前途和就业感到迷茫,而且面对低迷的就业市场,不少大学生走入了认知误区:就业压力如此大,当初不该上大学,应该早点工作。难道,上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好工作?

大学生就业处境
在这愈发浮躁的社会,很多人上大学似乎就是为了找到好工作,赚到更多的钱,金钱似乎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如果某个大学生找到好工作,人们便会称赞“读书就是有用,工资多高呀”;如果该大学生没有找到好工作,人们就会说“书呆子,读书有什么用,自己都养不活自己”。
于是,在社会关注、就业等压力的驱动下,大学生们越来越迷茫。特别是在全国各地的春季人才招聘会上,很多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开出了高于大学毕业生的薪酬待遇,部分用人单位甚至在招聘普工时开出了让大学生想都不敢想的天价高薪。大学毕业生工资与农民工工资差距不断拉大,而且农民工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这种种遭遇都让大学毕业生在人才资源市场的处境无比尴尬。
渐渐地,大学生们愈发否定自己,质疑当初读书的目的。某大四学生跟记者坦言,“家里辛辛苦苦花费数万元上完大学,到毕业了侥幸找到一份工作,而拿的工资却比农民工的工资还矮一大截。读书如此没用,还不如当初去学一门技术。”于是,社会上关于读书无用的言论愈发不可收拾。深受这些言论的影响,再加上大学里昂贵的学费,于是,在离高考不到半个月的关键时刻,很多学生毅然挥别高考这座“独木桥”,走上社会这座大染缸。
然而,那些走入认知误区的学生,显然是没有认识到上大学对于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上大学不如找个好工作”的想法是错误的,但是,很显然,要改变这样的思想,确实很不易的。在社会骄躁氛围、竞争加剧等种种环境下,如何创造良好的高等教育氛围,如何在现代商业社会的浮躁中保持正确的成才观与价值观,都是现代大学教育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