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高校频道 » 高校动态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大学生暴力血案频发 心理健康问题引关注

为何大学生频频挑战道德底线?
近日,颇受大众关注要算是“药家鑫案”和“大学生砍室友案”。先说说药家鑫一案,据介绍,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他杀人的理由却十分可笑——“农民难缠”。为何对农民如此歧视,而且就算“农民难缠”,难道伤人不该赔偿吗?为何一位备受艺术熏陶的大学生如此狠毒,难道这个杀人凶手真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丧心病狂吗?
据了解,事实并非如此,药家鑫实际上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那又是什么使得他走的如此极端呢?这也许与他所受到的教育和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让他对农民有极深的误解与歧视,最后走岔路了。当然,不可否认,社会大环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大学生砍室友这一案件的发生,更显得十分离谱,从中也暴露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存在的问题。同一宿舍的同学就算有点矛盾,值得挥刀相向吗?再说了,当时如果力道没控制好,也许赔上的就是你的一生,难道你的一生比不上一支小小的牙膏吗?
既然有那么多理由阻止该悲剧的发生,那为何最后还是发生了呢?笔者认为,最终还是要归结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只要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遇到事情能时刻保持冷静,很多流血事件都可以避免。
如此看来,社会大环境、家庭教育背景等因素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使得现在很多大学生心理素质不佳,极易情绪激动,最后走上无法回头的犯罪之路,造成无法弥补的悔恨。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引起各界特别是各大高校的重视,勿让悲剧一再重复。
如何让血案不再上演?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和共同关注的问题,各大高校可以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各大高校也可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
当然,大学生也应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药家鑫案”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