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高校频道 » 高校动态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大学生职业规划微调 不少大一学生已走上考证路

“到2012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给准备参加国考、省考的大学生泼了一脸冷水。
日前,浙江财经学院学生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面对变化,财院的大学生们开始变更职业规划,选择用“证书”来为将来成功就业增添一份胜算。
76%的学生认为公考政策的微调
给自己的职业规划造成影响
“公考政策的变化其实挺让我为难的,我不想考研,又不能马上考公务员,那么毕业就不得不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来自工商学院市销专业大三的胡云澜同学这样说。
据了解,浙江财经学院近三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税务系统工作的毕业生有230人,而2010年参加国考的应届毕业生也达850人之多。调查显示,浙财院财政系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中有76%的
学生认为公考政策的微调给自己的职业规划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此番录用应届毕业生要求的变化,不仅大大提高了应届毕业生考取国家公务员的难度,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不少大一学生
已经走上考证之路
浙江财经学院开学才两周,就出现了图书馆座无虚席的“盛况”。记者追踪发现,其中很多都是准备考证的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才刚揭晓,同学们又急忙准备证券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英语中级口译等考试。
在收回来的129份有效问卷中可以看出,有72.1%的学生认为考取多本证书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而只有17.1℅的学生认为获取证书是对自身能力的认可和提升。同时,大部分学生从大一开始便十分关注各类证书考试,认为证书是重要的竞争资源,应当早准备早考取。
的确,以前往往是高年级的学生“泡”在图书馆里“拼命”,而如今“埋头苦干”的却有不少大一学生。其中,行政管理系的3名大一学生趁着午间休息告诉记者:“我们的专业更适合考公务员,但现在社会对口就业机会很渺茫,所以,我们选择尽早为自己打算,多考点证,多些竞争资本。”
大部分学生认为
大学阶段应考取证书3—5本
通过问卷收集的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大学阶段应该考取的证书在3到5本,也有不少同学觉得应该考取5本以上的证书。
“考证并不是多多益善,得根据自身需要,考取跟就业方向紧密结合的几本证书即可,这样既不会耽误学业,也不会没时间准备考证。如果盲目跟风,只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业已大三,并有丰富考证经验的楼汇怡同学如是说。
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高伟庆老师也表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给自己定好位,才是真正应对的关键,大学生应该理性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