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大学生毕业就有房住
王正刚
语录
要保证人人有其屋,但不一定人人有产权
要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已不再符合保障水平的人群就要退出
“人人有其屋,但不一定人人有产权。”昨日,九三学社辽宁省委副主委,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正刚表示,要保证大学生毕业后,能租得起房,等工作真正达到一定程度后再买房,拥有产权。
要保障也要有“退出”
住房问题一直牵动着百姓敏感的神经,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都要面临买房这个问题。有房住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但据统计,现在85%的人群买不起住房,或是暂时不具备买房的实力。所以建设保障性住房就成为解决居住问题的一种方式。王正刚表示,要保证人人有其屋,但不一定人人有产权。刚毕业的大学生肯定是买不起房子的,这个时候要让他们能租得起房,不能让他们丧失居住权,等工作一段时间后,有所积累,再去买房。“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机制,我们的市场要放开,保障要到位,但同时要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王正刚表示,现在要研究制定好法律法规和退出机制,已经不再符合保障水平的人群就要退出,这样才体现公平性和公道性。
发展低碳绿色建筑
“如果再不抓绿色低碳建筑产业,仍然延用发展传统建筑业的模式,将来很可能找不到建筑工人,直接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王正刚同时提出,在城市建设问题上,要研究低碳建筑以适合社会发展。
现在很多“90后”的年轻人,即使来自农村,也不愿意参加重体力劳动,这是个现实问题。所以如果还延用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将来很可能找不到劳动力。现在一个建筑行业的技术工人,不管是木工还是泥瓦工,一个月赚到六七千元很正常,即使这样劳动力也不好找,这与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形成了鲜明对比。
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所以打造绿色、低碳建筑产业迫在眉睫。其实在去年,已经启动打造低碳与绿色建筑的国家级示范项目,基地一期项目落户大连保税区,占地1.3平方公里,首批进入基地项目也基本确定。基地项目的全面启动,将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提升并转变辽宁的建筑产业结构。所以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全省扩大低碳和绿色建筑产业基地试点范围和规模,继续引进国内外优秀项目,使辽宁的现代建筑产业起到全国领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