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大学生村官的晋升之路
在这次全市定向统筹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中,大学生村干部王幽凭自己的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走上达县道让乡人民政府副乡长的岗位。王幽说,是公选给了他机会,是公选改变了他的人生。
王幽今年只有27岁,别看他年轻,却已担任了3年多的大学生村官,在万源市沙滩镇栀子园村主任助理的岗位上取得了十分优秀的成绩。2008年、2009年,王幽连续两年被万源市委表彰为优秀大学生村干部。
此次公选,市委专门拿出了8个职位定向大学生村官公选,同时,针对大学生村官普遍较年轻、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等实际情况,在条件设置时把任职时间放宽到两年,在考试的内容上也大多是大学生村官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王幽说:“这些措施体现了市委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的重视,体现了市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的关心,必将让更多的大学生村官看到扎根基层的希望,坚定大家扎根基层的信心。”
作为参与者、见证者,王幽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次统筹公选的阳光透明与公平公正。王幽报考的是达县道让乡人民政府副乡长,但他是通川区的人,一直在万源工作,父母也都是普通百姓,在达县也没啥朋友,更不认识一个领导。因此,王幽自称“完全没有所谓的人脉优势”,甚至在报考后,他心中都一直没底。
但参加统筹公选后的所见所闻,很快就打消了王幽心中所有的顾虑和疑问。市、县两级纪检部门全程参与;对事关考生切身利益的表彰加分等,全部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对面试等关键环节,实行电视全程实况直播;推行“大评委”制,整个公选过程不仅全程公开,而且公平公正。王幽转而为自己能参与这次定向统筹公选,亲身见证公选的阳光透明和公平公正而感到幸运和自豪。
在参加公选的过程中,有两个细节让王幽十分难忘。一个是在笔试前,王幽接到达县县委组织部的电话,组织部的工作人员考虑到他是外县考生,关心他什么时候到达县,告诉他住在哪个宾馆离考场最近,询问他是否需要代为联系食宿。另一个是笔试当天,走进考场后,王幽发现每位考生桌上都摆放着一瓶水、一支铅笔、一块橡皮。这让王幽十分感动,他说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组织部门的温暖。
王幽以他自身的经历告诉所有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是磨炼人生的重要舞台,只要坚定扎根基层的信心,当好村官肯定会有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