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一男生跳楼自杀 人很好长得帅 就是比较内向
8日12时20分许,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区一名男生从该校南教学楼5楼跳下,当场身亡。据了解,死者在该校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读大三,其同学反
映,死者生前并无异常,但平日性格比较内向,与同学沟通较少。目前,警方正在做进一步调查,学校也正在积极与家属沟通。
现场:窗台上留有手掌印
8日13时35分许,记者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区南教学楼前的事故现场看到,许多学生站在警方设置的警戒线外围观,警戒区中心,一块蓝布盖着死者,警方正在拍照取证,学校的工作人员在疏散围观人员。
内蒙古农业大学该楼当天值班人员表示,每天12时04分左右,他就会去楼上巡逻,查看每个教室的情况。12时10分许,他看见5楼506教室中有一名同学。他从楼上下来后,一位学生跑来告诉他说有一名同学跳楼了,他急忙跑过去检查,发现这名学生上身穿着毛衣,脚上没有穿鞋,面部朝下,头部流了一摊血。
该值班人员告诉记者,这名学生可能是从506教室跳下的。他们再上楼时,发现506教室的桌子上有一件棉袄,地上有一双鞋,一扇铝合金窗户开着,窗台上隐约看到有双手托过的掌印。
现场一名同学告诉记者,当时他正在楼下取自行车,看见有一名同学躺在地上,地上流了很多血,他急忙找到楼里值班的工作人员。
大学西街派出所的民警接到报案后来到现场,封锁了现场并调查取证。一位民警告诉记者:“根据现场的情况来看,很可能是自杀,但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记者在值班室调看了楼道的监控录像,发现从11时30分到12时,没有其他人进入该教室。据介绍,该学生是12时20分左右从楼上跳下的。
14时许,事发现场留下了一摊血迹,血迹上洒了一层土,公安人员撤离现场。
学校:正与家属调查此事
记者了解到,死者名叫李军(化名),生前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测绘专业读大三。据介绍,李军学习刻苦,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该院一名大三学生表示,学校紧急通知各系师生,要求对此事不要多说。
在学院5楼,记者看到一名哭泣的女子和其他人走进513办公室,记者想进去,但没有获得允许。
该学院一名老师告诉记者:“学校正在与家属一起调查此事,大家心情都比较沉痛,等有了结果再向你们宣布。”
同学:死者生前比较内向
记者了解到,李军生前居住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区3号学生公寓2楼,李军出事后,他的同学都非常震惊。李军的同学均表示,死者生前并没有太大的异常,但其平日表现比较内向,很少与人交谈。
一名学生告诉记者,李军和他都是呼市本市的学生,本市的学生周末都喜欢回家住,但是李军很少回家,就算回家也是早晨回去晚上又回到学校居住。“男生比较懒,家在呼市的学生把衣服带回家用洗衣机洗,但我看他比较勤快,从来都是自己用手洗。”这名同学告诉记者。
一位姓张的女生红着眼圈对记者说:“李军曾经和我一起参加过话剧社,他人很好,长的挺帅,就是比较内向,太可惜了。”
“不太可能是学业压力,他学习比较好,英语四级也过了,找工作大三也不着急,他家庭条件也还可以。也不应该是感情问题,据我了解,他朋友本来就不多,更没有女朋友。”一位李姓同学告诉记者。
专家:人际关系、抑郁、强迫成大学生心理问题主因;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
记者从该校学生处了解到,该生跳楼系心理压力造成的自杀行为。
家长:死者跳楼前一天回过家
记者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处了解到,事情发生后,学校第一时间责成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组成工作小组,通知学生的家长,并代表学校对其家属进行安抚和劝导。
接到学校通知后,该学生的叔叔和大爷先赶到学校,他们的情绪比较激动,但能够理智地和学校调查处理事件。家属称,死者跳楼前一天曾回过家,但没有异常行为,家庭也没有对其心理上造成影响。
农大学生处处长表示,经过警方和学校的调查了解,该学生跳楼身亡为心理因素所致的自杀行为。他平时表现很正常,从不缺课,学习成绩也不错,平时上课老师也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心理疾病。
目前,学校正在做善后工作,已报告保险公司并启动医疗保险赔偿。校方表示,按照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对“学生伤害事故责任认定”所作出的规定,学生在学校期间不是因为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造成的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18岁以上的成年人有自己的思想,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校:111名学生为重点关注对象
“社会压力大,每个学生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农大现在有111名大学生为学校的重点心理问题关注对象,但对于平时表现较正常的学生,学校也很难发现他们有心理疾病。”农大学生处处长说。
该处长表示,学校5个校区共有两个心理咨询中心,每天安排两名老师接听心理咨询热线;每年学校都会针对各个心理层次不同的学生举办辅导讲座,争取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早发现、早干预。
专家:有心理问题要及时解决
针对大学生跳楼事件,内蒙古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孙雅智认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基本上来自就业压力、情感失败,以及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家庭引导和支持不到位等因素。大学生因为这些因素导致长期焦虑压抑,发展下去成为抑郁症。“今年,我们曾经对高校1780名大学生进行普查,发现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第一位因素是人际关系,其次是抑郁,最后是强迫。也有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跟中学和小学期间发生过的事情有关。”
孙雅智呼吁,大学生家长要更多地支持自己的孩子,多一些理解给孩子,学校要定期派专业的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其次,大学生要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及时找心理咨询专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