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创业:一场酸甜苦辣的盛宴
长得瘦瘦小小的戚泉,穿着T恤、运动鞋、休闲裤,戴着眼镜,典型的学生摸样,如果没人介绍,谁也不会将他跟公司老总联系在一起。但他确实拥有一家自己创办的科技公司,不过他也仍旧是一名在读研究生。
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戚泉创办的盛源百利科技有限公司初具规模,技术得到市场认可,手握300多万元订单,公司规模扩大,注册资金从3万元增加到50万元。
“自主创业实在是太难了!”谈及这一年的创业经历,戚泉发出这样的感慨。“当初创办公司的想法挺简单的,专利技术符合市场发展需要,前景无限,也能解决一些同学的就业问题。”2009年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读研的戚泉靠自己的专利技术“节能车库”开办了公司。
第一次谈生意,戚泉对自己的技术自信满满。可是谈来谈去,客户始终觉得他们是稚气未脱的学生(戚泉在读研,其他几个同学也是刚刚毕业走向社会),没有成功的案例,不放心将车库的设计安装交给他们做。“我们当时憋着一口气,无论如何也要将这单做成,哪怕不赚钱也要做。”带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戚泉等人通过展示相关实验来证明其专利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并承诺“不成功不收费”,软磨硬泡了半个多月,对方终于同意让他们试试,而就是这一试,最终给他们带来了20多个车库订单。
首战告捷,戚泉他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麻烦”也是接踵而来。
节能车库技术是新生事物,一方面不被人了解,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建车库不考虑节能。市场开拓中,有些企业一听说老板还是学生呢,直接就将他们拒之门外。更多的时候是客户不愿意尝试新技术,觉得风险大,况且他们是小公司,缺乏相关技术经验,怕出问题。施工时,客户提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门,审核标准也不同,常常对产品提出这样那样的质疑,个别客户还中途取消订单。这让他们认识到了自身的弱点,促使他们不断改进技术、完善工艺。
戚泉说,有了订单,还要有资金,客户基本都是分期结款,工程款很大一部分需要公司先行垫付。往往是签下订单,他们就要四处筹集资金,为钱愁得夜不能眠是常事。随着订单增多,公司人员的扩充,管理方面、人事方面、财务方面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问题都是第一次遇到,对他来讲都是考验。
2009年,我省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政策出台至今,已经有200多名大学生在哈市工商部门注册,开始了自主创业。历经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些大学生有成功,也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