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来自思源的应用型人才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国内就业市场如何满足数以百万计的高校应届生的就业需求?扩内需,调结构中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西安思源学院2010届毕业生高达96.13%的就业率以及企业对该校毕业生的热评中,记者获得部分解读——西安思源学院创新教育与能力工程的教育成果为今年该校毕业生大开方便之门,良好的人才软件备受用人企业关注,企业趋之若鹜,市场供不应求。
天津通广集团数字通信公司是天津市科委认定的一家现代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移动通讯、数字通信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精密电子产品的配套加工。今年3月初,西安思源学院与天津通广集团数字通信公司签署了学生就业协议,不到一周,就有30名学生被这家企业录用。天津通广集团数字通信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高兴地告诉记者:“西安思源学院的毕业生思路广、眼路活、胆子正、能力强,是我们这家主要从事移动通讯、数字通信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精密电子产品企业最需要的技术性加技能型的人才。我们认为,工企结合是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好路子。”同时他建议学校对理论课程进行必要的改进,更利于企业用人的技术标准。目前,该企业已经与思源学院签订了长期用人订单协议。
日通储运(深圳)有限公司是由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日本通运株式会社旗下亚太地区总部—香港日通有限公司全资投资的子公司,位于深圳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是一家享誉全球的知名物流企业。早在2009年11月,日通储运就“捷足先登”来到思源学院,一次签约了11名英语专业和物流专业的毕业生进入该公司就业。该校毕业生良好的工作表现让这家企业非常满意,于是今年3月9日,还没等学校举行大型招聘会,就又先期录用了28名毕业生。最近他们又一次通过远程招聘,再录9名学生进入该企业。至此,该校仅今年毕业生就有48名进入到这家世界500强企业之中。
2008年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所形成的倒逼机制,使更多企业把目光投入到了国内市场,而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开始了向知识技能型企业嬗变。在这种新形势下,也迫使企业在用人机制和用人方向上发生转化,有创新意识又具备相当技能的人才受到市场青睐,这就为该校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做了最好的注脚。
西安思源学院的创新教育实践始于2004年。该校不仅是全国高校第一家创新教育基地的创建者,也是全国首部大学生创新教育教材《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编著者和创新教育的最早实践者。思源学院不仅将《大学生创新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而且通过大量鲜活的活动样式,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再造。 该校创办的“创新文化节”自2004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六届,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先后取得各种发明50多项,其中13项发明申请了国家专利,8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另外思源学院还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大学生创新竞赛,在“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大赛”等比赛中,共获得32项一、二等奖。在此同时,思源学院又于2008年开始实行“能力工程”, 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实习实训、大型工程项目实地考察等形式,促使学生将书本知识向技术应用方向的腾挪和融入。目前该校08级、09级的近2000名学生正在全国几十家著名企业参加实习,有许多学生已经与企业初签了就业意向。
学校良好的育人机制、完善的育人环境也吸引了许多企业纷至沓来,与思源学院谈合作、建基地、签协议。X21是西安一家著名的美容美发厅,其创始人陈立功在日本留学时专门研修美容美发。在获取了日本的资格认证后,毅然回到国内,希望通过创办美容美发专业来提升整个美容美发业在中国的地位。在西安思源学院,他幸运地实现了这一夙愿——与思源学院一起开设了国家统招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该专业自2005年开办以来,已经毕业了三届学生,届届学生均被美发行业“一抢而空”。
最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产学研教育实验基地”在思源学院成功设立,标志着思源学院的办学水平正在得到国家级科研院所的首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3年,原为建设部直属最大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2000年10月1日,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涵盖了建筑结构、工程抗震、地基基础、建筑物理、建筑装修等专业中的79个研究领域,是我国建设领域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具有相当的国际知名度。前来参加“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产学研教育实验基地”揭牌仪式的中国PKPM市场部总经理王国振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西安思源学院教学的软硬件设施都非常好,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非常强,在思源学院建立产学研教育实验基地,完全可以大所可为。”
目前思源学院自己拥有的各种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就多达近百个,而在校外与企业合作建立的实训基地也有几十个,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
2009年9月29日,海航集团董事局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王健先生一行近20人对思源学院进行了考察访问,谈到对思源的印象时,王健先生说:“这次到思源来,是学习来的,是取经来的。在短短的11年时间里,思源成为民办教育非常成功的案例,是企业界学习的榜样,值得企业界认识和反思。尤其是在没有大的资金背景支持的情况下,思源发展到如此规模真是奇迹。海航集团愿和思源携起手来,共同为中国的民办教育事业做贡献,我也希望看到思源优秀的学子到海航集团所属企业工作、实习。海航集团敞开胸怀欢迎思源学子一展雄姿。”王健先生的感慨之言,代表了所有考察过思源学院的著名企业家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