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高校频道 » 高校动态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有人“添筹码”有人“打酱油” 暑期实习喜忧参半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进行实习,并与学位挂钩。于是,庞大的“被实习”一族应运而生。据一些用人单位反映,前来实习的大学生有的工作勤恳、任劳任怨,而有些却态度随意、敷衍了事,这样的现状令人喜忧参半。
  今年刚大学毕业的小张已在一家外资企业做关务员。回忆起早年的实习生涯,她认为这对自己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起到巨大的作用。大学四年,她一个暑期都没闲着,在好几家外企摸爬滚打了一番。在办公室做行政助理,端茶递水、打印文件,脏活累活一样没少干;大热天顶着毒辣的日头四处奔波,汗珠子像雨点一样……小张说,从低年级开始的实习让她提前接触了社会,对未来的职业有了明确定位。此时的她,早已褪去了实习时的稚嫩与青涩,与同事们打成一片。
  虽然不少学生都抱着一腔热情,但一些用人单位却对这些“暑期工”敬畏有加。“我这里忙死,别人托关系过来实习的两名大学生,却天天在办公室玩电脑、聊天,悠闲得不得了。”经营一家外贸公司的路余先生一想到身边的实习生就头疼。遇到这般“麻烦”的企业不在少数,不少企业反映,很多大学生实习的态度存在问题。这部分大学生认为,实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单位在鉴定表上所盖的公章。与此同时,部分接受采访的学生却委屈地表示,暑期实践成了“打酱油”的“被实习”,没学到啥东西,干坐着上网聊天也是没办法。
  但是,来自江苏警官学院的大一学生朱吉可不这么认为,这个暑假他过得可不轻松:大热天里,他天天得在烈日下经受高温炙烤。由于学校要求暑期社会实践,朱吉来到了无锡公交分局车站地区派出所体验基层警察的生活。谈起一个月来的实习生活,朱吉说只有一个字――累。每天都要在火车站北广场附近维护交通,拍违停车辆,有时还会受到车主的责难。
  朱吉坦言,虽然实习生活单调而辛苦,但细细体味还是苦中有乐。站在一个执法者的角度看社会,他明白了更多道理和社会责任,这些天的耳濡目染令他迅速地成熟。“谦虚谨慎,少说多做,多听多看,切忌有优越感。”这是朱吉的座右铭。
  “我们需要有收获的社会实践。”小朱觉得,其实,哪怕是“被实习”,一个人在岗位上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就会变成主动学习,为自己的简历添上有分量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