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高校频道 » 高校动态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大学生 不要拿就业难当借口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关于“前途”一词,《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第673页给出了这样的例句。这句话肯定会让你感觉似曾相识:也许你想起了它曾被印在中小学语文课本最后几页,示范冒号的用法;也许你想起了它也曾经作为一道高考题出现……时光荏苒,这句充满理想主义的话语执拗地不知变通,仍然出现在当下,便只能沦落成今日的冷笑话了。
有网友戏虐地对这句话进行了篡改:“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没有前途。”倾听周围,不难发现这类质疑声频繁出现:多位教育界专家质疑大学教育,也曾有企业代表厉声拷问大学的教育模式,最近更是出现了“可怕的大学”这样的说法。乍然一听,这些言论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了。然而论述者们摆事实讲道理,用诙谐辛辣的语言表达出了独到的见地,却让众人如饮醍醐,拍手称赞并达成共识。恰恰就是这种共识让更多人展开了对大学教育关注和思考。
一项有8777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7%的受访者后悔上大学。究其原因主要是上学费用太高,学不到前沿的知识,四年下来找不到工作。不上向往,上了绝望,恐怕这句话是待业大学生的感慨。若只是个别人的唏嘘感叹,我们自然也必要大惊小怪,可是后悔率超过了三分之一就得另当别论了。如此推算,每年就有100多万大学生加入吃后悔药的队伍里。的确,在大学生的荣耀光环日渐加速褪去的今天,现实残酷地提醒我们谁成了真正的“剩人”:去年尚有100多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今年又将新增600多万毕业生。于是,“状元村萌生读书无用论”,“大学生应聘洗脚妹,搓澡妹”,“某地上万考生放弃高考”等新闻纷至沓来,冲击着我们的眼球,麻醉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最终,一切变得习以为常。
有关媒体报道,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时提到,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无疑是提示了我们:大学生贬值了,香饽饽时代一去不复返。这些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全国各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业等六大产业。校园招聘中,这“六大产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数量需求大为增加,素质要求也有较大提高。其薪水已经足以与白领匹敌,成了令人艳羡的香饽饽。君不闻珠三角惊现技工荒,君不闻月薪八千都难求一名技工。此种现象与大学教育培养出了一批批的理论型人才,走向社会却纷纷手足无措,求职无门形成了一个剧烈的的落差。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也有人改写了文章开头的话---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只有李萍有光明的前途。
有教育专家针对这个现象指出了大学教育存在的弊端:大学教育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着脱轨的现象。高等教育的现状还停留在重专业知识传授,轻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培养,致使学生"就业力"严重不足,是造成就业市场错位现象的重要原因。95%以上的用人企业认为,刚毕业的学生员工缺乏应有的职业技能培训,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培训,毕业生在企业(社会)的成长基本处于自发的状态,令人堪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看重能力素质,对学历的限制逐渐放宽。技能型人才已经呈现出呼风唤雨的趋势。受此影响,高校内部出现了“考证热”,“培训热”的现象。市人才市场的有关负责人提醒广大毕业生:开展相关培训增强就业力,固然是件好事。但应该认清人才需求的趋向才是关键。拿招聘大户IT行业来说,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技术的发展,以前无人问津的软件测试工程师,Java软件工程师,C++软件工程师的职位正在急速升温,需求量巨大。择业者应该审时度势,为自己选择一个在今后的几年里热门的职位,以期进一步的发展。
记者为此专门前往IT高端培训机构的领航者达内总部中关村校区进行了调研。经过多方询问,记者发现,许多学员都是来自中国农大,南昌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211院校的学生。他们有的已经毕业一年,有的还在上大四。来自吉林大学的小赵同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小赵同学刚毕业就在长春工作了一段时间,做的是销售,他一直不想放弃大学里的所学的计算机专业,但在多次应聘中都因为没有工作经验遭到招聘单位的婉言拒绝。最后他听说一位大学同学通过IT培训已经入职名企,于是他决定前往北京达内开始自己追寻梦想的历程。五个月的实训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小赵兴奋地告诉记者,通过这几个月在达内中关村中心的学习,他对代码的熟练度,对项目流程的了解较以前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从他自信的眼神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小赵会底气十足地应对招聘人员的提问,找到理想的工作。
记者在进一步的走访中见到了达内中关村中心的职业规划老师,她向记者介绍道:随着经济的回暖,接近三分之二的企业选择扩张,用工需求增大,但是由于毕业生在短期内并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所以招聘热点集中在具有丰富经验的员工,对于毕业生的需求并不迫切,但那些参加过企业定制招聘或是订单实训的毕业生却深受企业的垂青。像最近达内就有12名来自不同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地应聘到北京天阳宏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外派IBM项目工程师岗位。招聘企业介绍,由于这12名毕业生就职的岗位都是IBM项目工程师,因此薪水待遇优厚,本科生薪资3000元起,研究生薪资5500起。
由此看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之前充电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就业难这种现象短期之内不会改变,唯有改变自己,使自己符合企业的需求才是王者之道。达内中关村校区的这些就业学员的成功案例为我们做了一个生动的诠释:机会到处都是,关键是看你去不去抓。留意身边的机会进行自我提升,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