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一个圈套,再用短短几秒钟时间,就能“坐享”他人银行卡里的资金,在半个月的时间内窃取他人资金近28万元。而在这伙“窃贼”屡屡得手的背后,是他们制定的一套“独门秘笈”,其中,物色急于找工作的大学生当垫背、冲锋陷阵也是其“特色”之一
近日,一起罕见的银行卡诈骗案的始作俑者崔滨、原琦等人站在了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的被告人席上。
代人刷卡留“空子”
这一切都要缘于此前崔滨的一个歪主意。
1979年出生的崔滨是山西省太原市人,虽说仅有高中文化,却始终揣着个“发财梦”。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2009年年底,一个生财“绝招”孕育而生:利用一些公司设置POS刷卡机代人刷卡收取手续费的“空子”,以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来窃取他人银行卡的资金。
同时,为了实现自己这套设想,崔滨还特意设计出了一套被其称为“独门秘笈”的作案手法。
2009年11月25日,崔滨和同伙张勇成来到成都,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实践”。
首先,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寻找自己“独门秘笈”中至关重要的硬件条件———作为“先锋”的“失意”大学生。
几天后,通过当地招聘网,崔滨和张勇成以公司老板的身份将两名急于找工作的女大学生招至麾下。
在各发给这两名女大学生500元落脚费后,崔滨要求这二人到银行各办一张借记卡,同时开通带U盾保护功能的网上银行,并将自己的手机号与银行卡捆绑。
“本公司经营业务大,办卡是为了方便公司资金来往。”对于自己的如此要求,当时,崔滨是这样解释的。
因不需要往卡里存款,两名大学生均按崔滨的要求办了卡,并连同U盾一起交给了崔滨。
刷卡被“秒窃”
就在两名女孩相继去办银行卡的过程中,崔滨利用网络联系上了成都一家设有POS刷卡机代人刷卡的公司老板李某,谎称自己的公司要做“流水”会计账目,希望李某用自己的银行卡向他指定的银行卡内刷97500元,钱到账后由他派来的人再当面给李某刷回去,事成之后支付李某1%的手续费。李某当即表示同意。
至此,一切硬件条件就绪,下一步就是“独门秘笈”中的软件要素———秒窃。
不久,崔滨便安排两名学生中一个叫纪雯的女孩,带着其刚办好的银行卡去李某的公司。在查看了纪雯的身份证,确定所持银行卡确属纪雯本人办理后,李某用自己的卡向纪雯的卡里成功刷了97500元。
但是,当李某再用纪雯的卡欲将里面的97500元刷回自己卡里时,POS机却显示余额不足。
此时,李某顿感不妙,立即查询纪雯卡里的余额,发现其卡中余额仅剩500元。
“怎么回事,你是不是与人合伙骗我的钱?”纪雯当即被李某扣了下来。
“可能是网络故障吧,不可能出错的,你再等一会儿。”面对纪雯打来的“求救”电话,崔滨淡定地解释道。
不过,早已是心急如焚的李某哪还等得下去,他随即带着纪雯到银行查验其卡上的资金去向,这才发现钱已被转到一个名叫朱敏的账户上———朱敏正是崔滨招聘的另一个女孩。
李某当即报案,纪雯被随后赶到的民警带走。银行方面后来反馈给警方的消息显示,朱敏账上的钱已被人取光。纪雯再联系崔滨时,电话已经打不通了。
其实,李某的钱正是崔滨以“秒窃”手段弄走的。从纪雯去找李某交易时开始,崔滨就和张勇成守在电脑前,并用纪雯的U盾登录网上银行,当同步得知钱已刷到纪雯的卡上后,他们仅用了两三秒钟,就将纪雯卡上的97000元转到朱敏的账户上。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下楼取款。钱到手后,两人直奔机场,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