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高校频道 » 高校动态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女大学生“有所裸露”好不好

  日前,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一位同学在网上发帖,称学校的“女生一律禁止穿热裤”等新规过于偏激。众多网友也认为“学校干涉了学生的着装自由”。(5月26日云南网-生活新报)
  说到学生的穿着,笔者立刻想起儿时看过的由古典小说改编的连环画,那小人书里凡出现书生形象时,穿的是“五幅到地”的长衫,头戴方巾。这大概是最原始的“校服”了。以后教鲁迅作品《孔乙己》,要学生特别注意“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笔者此时重提这句话,是想说明古代的校服式样一直延伸到孔乙己那个年代。古人为什么设计这样的“校服”,因手中无有关资料可查询,只好妄测:一是表示读书人的身份,以示和不读书的“短衣帮”的区别;二可能是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有教养的人绝不应该在公众场合袒胸露乳。时下,电视剧不时播放反应近代生活的电视剧,剧中出现学生形象时,也是统一着装,亦即校服,其含义我想与古代的长衫大同小异吧。
  笔者浪费那么多篇幅去议论古代近代的校服,本意是想说明一点:中国读书人有个传统,讲究穿着的整齐、划一,除了要显示读书人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警示作用,:不要忘记自己是读书人。另外,有了衣着上的标志,社会也可监督书生的言行,如果哪个读书人说话不得体,举止粗鲁,别人会指责他:亏你是个读书识理的人,言行竟如此失礼。
  现在,绝大多数的大学没有统一服装的要求,看来也没有这个必要。不过有一点是需要强调的:大学生的穿着过于个性化也不好。天热了,穿双拖鞋上教室......穿着太暴露,该遮掩的没遮掩好......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呢?如果光把大学定位在“研究学问”上,那大错特错了,大学应该是拉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言行举止,代表着社会的风貌,改变着社会的风貌。如果大学校园里一派吊儿郎当的气氛,大学很难得到社会的好评。吊儿郎当的大学生走上社会,会给社会补充一种吊儿郎当的气氛,这就不是拉动历史前进了,是促退,促进社会的倒退。请看,大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能不慎之又慎吗?
  有位作家说过,女人穿裙子是美的,因为有所裸露;但又比全裸美,因为不暴露无遗。作家的话,不是针对女大学生来说的。那么,有所裸露的女性吸引眼球率大概是多少呢?笔者是男性,没有偷窥的癖好;而在公众场合,为了避免遭到众人的白眼,从来不敢对有所裸露的女性多看一眼。据我观察,绝大多数的男性也是这种心态。既然如此,失去欣赏对象的艺术品,不如好好藏着,女大学生以为如何?
  大学禁止穿热裤是不是偏激,是不是干涉了学生的衣着自由,笔者远离了那种生活,不好评论,还是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