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高校频道 » 高校动态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六成七大学生为寻伴侣而恋爱

    “谈朋友了没?”寒假了,遇到亲友,回家的大学生常常被问起这一问题。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爱情与婚姻,可能还是一个没有想成熟的问题。
    大学生对大学期间谈恋爱持什么看法?他们恋爱的动机是什么?面对失恋,他们会如何处理?日前,本报民调新闻工作室联合湖北大学“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小组”, 通过校内走访、网上调查等形式,在武汉地区高校中展开一次武汉大学生婚恋观调查——
    日前,780名武汉高校大学生参与此项调查,结果显示:67.2%表示,是 “为寻找人生伴侣”而恋爱,且不想玩弄对方的感情;65.8%称,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前提是“如果两人恋情成熟了”。
    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是什么?除了 “为寻找人生伴侣”, “因寂寞寻找感情寄托”占25.8%,大学生张明坦言,“大学课余时间很多,离家又远,谈恋爱可以排遣寂寞,可以彼此照顾。”
    19.5%受访学生认为,自己是“受同学和社会影响”,看到同学恋人间的甜蜜,想到自己孤单,就会萌生谈个朋友的想法。13.3%只为“满足好奇心”。对于没有恋爱过的人而言,恋爱具有很强的诱惑力。
    “为了满足自己生理需要”的占11.8%。“证明自己有魅力” 的占5%。“经济需要”仅占1.7%。
    对婚前性行为,大学生态度较为开放。在“你能否接受婚前性行为?”这一选项上,41.2%表示“可以接受”,认为“感情成熟了,自己可以做到”。24.6%坦言,“接受可以,但自己做不到”。不接受的仅占18.7%。
    其中,“如果感情成熟,自己愿意与恋人发生婚前性行为”,女生占比26.8%,男生占比56%。
    失恋了,怎么办?
    “失恋了,你该怎么办?”此次调查结果:对待失恋的态度,大学生整体上健康向上,心理承受能力较强。
    50%的受访者认为,“不能让失恋妨碍自己的正常生活”,“学习、生活还得继续”。
    24%的受访者较为乐观,“从中吸取教训,有利于以后的恋爱”。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12.7%的大学生认为“失恋没什么大不了的,有机会再找一个”。
    “不能接受现实,纠缠不休甚至报复”的,只占2.3%。
    近九成打算工作几年后结婚
    “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大学生受访者中,88.3%选择“工作几年后再结婚”,理由是, “刚毕业没经济基础,得趁着自己年轻多闯闯,不想过早被家庭束缚”。
    5.6%甘做“毕婚族”,选择“一毕业就与恋人结婚”,认为“生活甜蜜,生活向前才有更强的动力。”
    “只恋爱,不结婚”的,占3.7%。
    1.9%称, “在校期间将结婚”。
    三成五称:学校教育管理缺位
    大学生谈恋爱,高校在干嘛?
    在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与引导等方面,高校做了些什么?调查显示:35.5%的大学生受访者认为,高校“缺位”—— “什么服务、帮助,都没提供”。
    41.7%表示,“不清楚”,没有感觉或印象。
    17.7%称, “提供了一点服务和帮助吧”。
    4.8%认为,“高校提供了完善的服务和帮助”。
    大学生谈恋爱,家长们的态度——
    四成:赞成恋爱,不赞成结婚
    二成多:恋爱、结婚都不赞同
    在大学读书期间,孩子们能恋爱、能结婚吗?此次从大学生受访者得到的反馈结果是: 40%的家长的态度是,“赞同恋爱,但不赞同结婚”。
    对孩子谈不谈朋友, 26.5%的家长 “不闻不问”。
    23.7%的家长希望孩子在高校期间要读好书,多学点知识、本领, “既不赞同恋爱,也不赞同结婚”。
    9%的家长显得很开明,“孩子们的事,他们自己说了算”,“既赞同恋爱也赞同结婚”。
    大学生恋爱应“慢热”
    重庆师范大学心理系刘东刚副教授:
    大学生恋爱需要“慢热”,最好在大四时才进入热恋,毕业后顺理成章的结婚。如果过早进入热恋期,男生到了大四就想“换角”了。恋爱的目标应该是婚姻,女性在恋爱中应掌握好时机,为整个恋爱和婚姻做好规划。
    失恋让人成熟。恋爱本身的成功率只有50%,成功和失败都是很正常事。大学生们应该明白,恋爱只是人生的一道风景,不要为此错过其他风景。
    “三角恋”是玩火。“三角恋”现象在大学生中存在, “网络”更是滋生“三角恋”的土壤,大学生一定要把持住自己。在没有与别人确立恋爱关系之前,“全面撒网、重点培养”是可以的。而一旦建立恋爱关系,再搞“三角恋”,只能“烧死别人、又烧死自己”。
    此外,大学生谈恋爱已比较普遍,需要有人正确引导,这方面应该引起高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