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若不彻底,赞美就无意义
大学生舍身救人事件一波三折。一张打捞者“手牵绑尸绳”的照片,呈现于网络中――打捞者站在船头,而溺亡大学生的尸体垂落着漂在水中,这张照片引起网络舆论的愤怒狂潮。 (11月2日《新安晚报》)
也许每个英雄背后都藏着一个小人物。
英雄安息!公安部门经过调查撇清了渔船见死不救的传闻,我以为这件事情可以到此结束,然而,一张照片的出现再次激起了无穷的愤怒。
又一艘渔船。船上大概有三个人。其中两个人站在船头,一人手里提着绳子,绳子顺到水里,绑着一具尸体的手腕。尸体大部分都浸在水里,只看见一条胳膊倚着渔船露出水面。
一个穿白衬衣的老人站在船头比划着什么,表情木然。尸体是救人牺牲的大学生,穿白衬衣的老人正在和岸边的师生谈价要钱。
渔船是黑的,尸体的胳膊是白的。心是沉的。有擅于画油画的吗?能不能把这个场面画下来,作一曲现实主义的悲歌。
“活人不救,只捞尸体。一个一万二,先交钱,后打捞。 ”面对还在水中挣扎的年轻的生命,你该明白什么叫一切向钱看。一边是几个大学生为了救人沉尸江中,一边是一些人绑着英雄的尸体漫天要价,随着真相的一层层揭开,这场新闻报道注定会是挤牙膏式的。
英雄的遗体还可以卖钱。
“第一次真实接触社会,很受刺激。我们很单纯,他们只认钱,两个极端。 ”一个在场的大学生说。当现场一步步地还原,我们平时传授给学生的道德观还能残存几分足够的坚固?当看着刚才还在江中奋力救人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现在却被人“挟尸要价”,那些参与救人的幸存的大学生,以后遇到类似的事,还会毫不犹豫地跳入江中吗?
这是个问题!
很多江河,看上去风平浪静,下面却是暗流涌动。在一些事故多发地,打捞尸体已成了一种生意。捞尸者乘人之危索要高价的事儿,在很多地方都发生过。这些事情本来是与人方便,无可非议,但得分事儿,当面对江中还在挣扎的生命时,说出“活人不救,只捞尸体”这种混账话,甚至把英雄的尸体当做讨价还价的商品,花着那样的钱,晚上不怕做噩梦吗?
南京彭宇案,让许多人看到躺在路边的老人想上前帮助时,心存顾虑;上海钓鱼执法事件,堂而皇之用执法部门的名义告诉我们,不认识的人不能随便施以援手。
当我们谴责那个挟尸要价的渔民时,事实上我们已在不知不觉中堆起了这类事情生存的土壤。挟英雄尸体要价,只不过是这些恶的土壤上开出的一朵恶之花。
讨伐若不彻底,赞美真的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