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四位大学生演义武林外传
四位大学生放弃当经理、白领的优越条件,独辟蹊径,筹资40万元办起具有武侠文化特色的“风波庄酒楼”,当上了“帮主”和“掌门”,他们的做法在当地餐饮业和学生家长中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褒扬和抨击之声不绝于耳。可这4位初出茅庐的“帮主”和“掌门”,面对“江湖纷争”,处变不惊,他们以武侠文化和青春朝气,扬帆起航,艰苦创业,历练人生。
大学生构造的“武侠世界”
“大侠你好,本店小二为你服务,你是一人漂泊江湖,还是携带家眷旅游观光,我店为你准备了九阳神功(木桶羊肉)、大力丸(徽州肉丸)、神龙摆尾(风波全鱼)、天女散花(蔬菜羹)等系列侠客美味供你挑选……”随着店小二一声吆喝,记者一瞬间置身于武侠文化构造的侠客世界中。在这个名为“风波庄”的酒楼里,店小二身着印有“武”字的服装,每人肩搭一条白毛巾与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白展堂、大嘴、吕秀才等人的打扮相仿,筷子被命名为“双截棍”烟灰缸为“弹指神功”,吃饭称练功,休息称歇晌。墙壁上是练武的图画,华山派、嵩山派、古墓派、全真派、铁掌帮的座位招牌,举目皆是。大堂上摆着刀、剑、弓箭、长矛等健身兵器。在这里,顾客按年龄性别被尊称为前辈、大侠、女侠和少侠,服务员称为店小二,大厅的背景音乐则是《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之类的侠义曲风。
记者正徜徉于武侠世界,只见风波楼“掌门”、“餐饮帮”帮主赵晶晶抱拳施礼,含笑而至。
今年25岁的赵晶晶毕业于西安南郊某大学国际商贸系,他和同班好友张朝辉、任卓斌、王志泉4人联手投资40万元,在乾县创办了独具武侠文化特色的“风波庄酒楼”。在此之前,2007年大学毕业的赵晶晶在山东泰安一家机械厂任项目经理,任卓斌在江苏一家贸易公司负责市场开发和维护,王志泉在江苏一家体育品牌店任区域经理,张朝辉则进了西安一家台资企业。四位大学毕业生顺风顺水,正干得欢实,却突然改弦更张步入刀光剑影的武侠世界?放着令人羡慕的白领、经理不干,白手起家当上了风波庄庄主,到底是自己不想干了,还是另有隐情?成了令人不解的谜团。
“庄主”号令:我的人生我做主
初出茅庐的赵庄主低调处事,他不愿谈说初入江湖的是非恩怨,后在记者的劝说下,他才一一道出。在这四位大学生中,张朝辉是咸阳淳化县人、王志泉是铜川人、任卓斌是宝鸡人,只有赵晶晶是乾县当地人。2004年赵晶晶考上西安某大学国际商贸系,和张朝辉等三人在一个班,成为莫逆之交,关系处的非常好。2007年大学毕业后,4人各奔东西。但一直保持着联系。赵晶晶先到山东济南做环保工作,当资料员。2008年到泰安一家机械厂当推销员,先后做成三个大项目,很快晋升为项目经理,月薪加提成收入在7000元以上。他的工作业绩,使他在公司人气大涨,一年后成为副总经理的最佳人选。这时,由于他所供职的企业属家族式管理,强烈的排外性使他在工作中遇到了人为的干扰,干得很不舒心。2008年12月,赵晶晶回到陕西后,4位老同学相聚在张朝辉在西安租住的房间。谈话中,赵晶晶说这几年武侠为主题的新餐饮模式很受消费者青睐,经过市场考察,他想把这种餐饮模式带回乾县老家,希望获得众兄弟的支持。最后,四个人一合计,决定果断辞职,聚首乾县创业。
“风波庄”庄主赵晶晶是家中唯一的男子,父亲起初并不同意他的创业打算。赵晶晶则对父亲说“我的人生我做主。”经过两天的反思,赵毅最后答应儿子的请求,不但帮儿子筹资入股,还当上了风波庄的“总舵主(顾问)”。
与赵晶晶一样,其他三人也遇到了家庭阻力,但在他们的坚持下,家人最后同意了他们的选择。
“帮主”苦练“创业内功”
对于餐饮行业,这4位大学毕业生毕竟是外行,购买厨房设备、核算饭菜成本,营业盘点,都得重头学起。
5月中旬,酒楼装修急需木头,可下雨天出钱雇人,没人愿意冒雨拉木头,他们只好雇了一辆拖拉机,自己当装卸工。酒楼开业后,人多忙不过来时,庄主就到厨房和店小二一起洗碗端菜。记者采访时看到,负责采购的张朝辉早上7点就去市场采购肉菜,回来后利用空闲时间躺在“铁掌帮”大厅的长椅上补觉,他每天从早7点工作到晚上11点左右,非常辛苦。
4位大学毕业生刚创业不久,有人就在贴吧抡板砖造谣说,风波庄一盘青菜卖16元,其实他们菜谱上根本就没这道菜,完全是子虚乌有。还有人吃霸王餐。后来问题妥善解决了,但这几位年轻帮主总觉得心里不舒服,因为他们就像当年郭靖和杨过初出江湖一样遭遇陷阱和曲折,他们把这也当作练功的内容,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大学生武侠文化的“江湖评价”
大学毕业生回家开酒楼,在乾县引起强烈反响,在乾县工业区工作的刘向英先生对风波庄的经营环境,饭菜品种评价良好。记者问他,如果你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开店或搞非传统的行业你能接受吗?刘先生说,只要娃喜欢做有利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不违法违纪的事情,我支持他。
慕名到风波庄用餐的乾县灵源镇佛刘村原村支书徐纯洁说,大学生开餐饮店并不奇怪,如今在社会上找工作选择很多,没有必要采取一种生活方式,只要勤恳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各行各业都可成才。这四位大学毕业生的做法,往小里说,是为家庭减轻了负担,往大里说是为国家分忧解难,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解决了当地7名村民(服务员)的就业问题。不过有的网友认为单靠武侠形式搞餐饮不会干多久。对此,赵晶晶代表各位帮主说:“我们不会半途而废的。”他们的目的是,改变传统餐饮经营理念,如果酒楼的经营情况不错,他们将扩大规模,再办一个餐饮公司,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来共同创业!
记者对话“风波庄主”
8月25日记者在乾县见到了风波庄主赵晶晶,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交流——
记者: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工作两年时间,当上了项目经理,你怎么会想到退出来,做自己从没做过的餐饮业搞武侠文化?
赵晶晶:当初选择做武侠文化餐饮,因为本身我们几个人就比较喜欢金庸的作品,另外,吃穿住行什么时候人们都需要,不会过时。再就是乾县餐饮行业比较传统,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存在着空白。我又对武侠文化餐厅做了市场调查认为有可行性,才做出选择,并非一时冲动。
记者:经过两个多月的经营你有什么收获?如何看待网上对你们的评论?
赵晶晶:这两个月在我的人生中有着里程碑的作用,是我人生的转折点,餐饮这一行并非我们起初想象的那么简单。对于网上的评论,无论好坏对我们都是一个促进,低调处事,踏实做人。
记者: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你们的做法对其他大学生的有何借鉴?
赵晶晶:我认为大学生就业还是一个观念问题,选择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但有一点,不能局限于固定的模式。我们的做法可以借鉴,但无复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