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贸HR » 高校频道 » 高校动态 » 详细信息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对大连市12所代表性大学的调查表明,有近半大学生就业要求降低 工资过千就行

  6月的大学里充满了离愁,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何去何从?面临就业难的形势,大学生们有哪些心理变化?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大连市团市委和市学联开展了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现状的调研。这次调研以大连市2007届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为对象,抽取了全市有代表性的12所大学,以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开展,共发放问卷5000份,回收问卷4741份,回收率为94.8%。调查显示,近50%大学生预期工资1000多元,多数大学生赞成但不愿意到基层就业。
  本次调查的4741份有效问卷中,男生为2009人,占总人数的42.38%;女生2732人,占总人数的57.62%。大学专科生820人,占总人数的17.30%;大学本科生3600人,占总人数的75.93%;研究生296人,占总人数的6.24%;博士生25人,占总人数的0.53%。
 近半大学生预期工资1000多元
 “月薪低于3000元,我不签!”即将大学毕业的小蔡曾喊出这样的口号,而随着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他的心理预期不得不一再降低。个人薪酬期望与企业的差距是就业难的一个原因,而薪酬是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之一。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已经开始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调查发现有近5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甚至有3%的学生可以接受零工资,由此折射出大学生对于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途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经过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更多的大学生已经开始逐渐适应从“天之骄子”向“社会较高学历人员之一”的角色转换,开始理性地为自我价值定位,但仍有5.92%的学生把期望的薪资定到了4000元以上。
 大学生择业注重个人发展机会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中把个人发展机会作为择业首要标准的占到了54.52%;还分别有38.94%、24.89%的大学生把薪酬与福利、地域等作为首要的择业标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把单位性质和家庭期望作为首要的择业标准。在被问到找工作时,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时,只有11.24%的大学生选择了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另外,在选择应聘企业时,也有半数多大学生把个人发展空间作为首选标准;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大学生的选择呈多样性,各种类型的单位差距都不大,但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仍是大学生们的首选,分别占到了27.98%和27.51%;此外,选择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大学生也占到了21.97%和14.59%;至于其他的择业形式,如自主创业等,只有7.95%的学生选择。
 半数多学生愿意留在大连
  就业区域选择集中,加剧了区域性人才供需矛盾。在被问到毕业后是否会留在大连工作时,有52.14%的学生选择愿意留在大连。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有43.13%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29.48%选择发达或东南沿海城市,只有5.71%的学生选择了到最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自己,这种“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获得实质的改观,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大城市的人才需求高度饱和,而一些小城市或较不发达地区大量需要人才却无法吸引人才,反映出现今大学生虽然能够感知就业形势的严峻,但依然以不成熟的择业观来选择工作地点,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不合理性。
 选择继续深造缓解就业压力
  目前,选择继续深造已然成为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本次调查中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占了44.68%,而选择继续深造和出国留学的达到了26.63%和5.89%,这种选择显示,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更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另外,还有18.56%学生选择了先工作后深造。
 半数大学生受缺乏经验困扰
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能力仍有欠缺、社会经验普遍不足、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待开拓。高达51.80%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24.07%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22.86%、20.88%的学生认为缺乏社会关系和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另外,有高达36.6%的学生,认为自己遇到的最大自身能力不足是外语能力;30.71%的学生选择了专业能力;25.02%学生选择了自我表达能力;24.1%学生选择了人际交往能力;还有10.65%的学生认为环境适应能力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的个人能力,在求职竞争中的核心作用。
  赞成但不愿意到基层就业
  毕业生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北三市计划”等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举措多数持赞成态度,但愿意参与的人数只占了29.54%,另有16.45%的学生持反对态度。而不愿意参加的人中,41.24%的学生是因为担心个人未来的发展受到限制;有26.20%的学生对于相关计划的措施和配套优惠政策的落实缺乏信心;还有四成多的学生因为地方偏远、生活艰苦,待遇比较差等原因,不愿意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