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香港与内地的隔膜,大多数内地人对香港大学不甚了解,甚至隐隐约约受到那个流传甚广但似是而非的“香港是文化沙漠”的传说的影响,对香港的大学低看一眼。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在各项可量化的指标诸如办学经费、科研成果、师资队伍等方面,香港顶尖大学一点也不比清华、北大差,甚至多项指标超过北大、清华。港府每年给香港大学一家办学经费30亿港币,而内地,国家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各给18亿人民币,还是分若干年拔给。香港大学教师几乎百分之百都有博士学位,且多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单此一顶,内地大学差距不小。另据统计,2003-2005年人均发表SCI和SSCI论文两岸四地比较,香港的大学囊括前四名,还有一个第8名,一个第11名,而清华大学列第9,北京大学仅列12,其中香港科大人均发表2.66篇列首位,清华大学为1.56篇,北京大学仅为1.04篇。至于在硬件方面,由于经济实力的差距,内地大学更是比香港的大学差了一个档次。
由此看来,香港的大学与内地大学相比,实际已有一流大学之实。但在内地公众心目中,却仍然很难把香港大学与一流大学画等号,人们更愿意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看作是一流大学。一方面,在百年左右的历史发展中,清华、北大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些成绩给他们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另一方面,内地和香港长期隔绝,香港的大学虽然成绩斐然,但内地公众无从知晓,很多人甚至连香港的大学名称都不知道,更不要说认同其为一流大学了。
香港的大学跻身国内一流大学并不是件困难的事,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成为一流大学的所有条件,剩下的只是“正名”,只要加强宣传力度,继续扩大在内地招生,很快就可以名符其实,成为公众认可的一流大学。
这对于内地的大学教育来讲,是天大的好事。来自香港的竞争,多少能够使内地大学尤其是像清华、北大这样政府和公众的宠儿少一点优越感,多一点危机意识。认真思考一下高等教育的改革,迎头赶上。否则,沦为二流绝非危言耸听。
编辑:周云
来源:羊城晚报